參加泰雅部落文化體驗活動的學習歷程撰寫

記錄學習歷程前的準備
如果同學在參加一個營隊活動之前,有打算把參加活動的記錄寫成學習歷程檔案的話,我會建議同學在參加活動之前先預作準備,才能在參加活動的期間注意到更多細節,並且留下符合需要的文字或影像記錄。

我建議的事前準備工作是問自己三個問題:

  1. 這個活動是什麼地方(哪一個節目)最吸引我?為什麼?
  2. 相信同學要參加一個營隊,一定都有一個想要參加的理由。這個理由我希望同學可以從「活動的內容」中來尋找,通常可以在活動的文宣或節目表裡面找到。例如這次活動的文宣中有提到「體驗泰雅族原住民文化」和「射箭體驗活動」是吸引大部分同學參加的主要活動內容,原因是「想要體驗看看不同的文化」或是「沒有參與過射箭的活動,很想體驗看看」。

  3. 參加這個活動(特別是參加了最吸引我的那個節目)之後可以幹嘛?
  4. 「可以幹嘛?」這個問題對同學來說第一次不是很容易回答,因為過去我們的學習除了拿來考試之外,很少有實際的用途。但是希望同學不要排斥回答這個問題,即使是天馬行空任意想像的答案也可以。如果這樣的問題仔細思考過幾次之後,同學的答案就會越來越接近實際可行的程度。

    以「想要體驗看看不同的文化」的同學來說,有同學未來想要研究原住民文化的特色,有同學希望以後去到其他原住民部落旅遊的時候就懂得要「玩」什麼。至於「沒有參與過射箭的活動,很想體驗看看」的同學們似乎不大想得出太正經的答案,以後也不大可能真的利用射箭去打獵,如果是想要從事射箭競技比賽,好像也不是來參加今天這樣的活動。後來則是有位同學說「可以把射箭當作小說或繪畫創作的題材」,這倒是個不錯的答案。

  5. 為了達到上面說的這個目的,活動期間我應該「注意」些什麼?
  6. 如果我們有事先設定的觀察或學習目標,在參加活動的期間就可以更積極參與學習,主動提出問題,並且適時留下文字或影像的記錄。如果是把「未來想要研究原住民文化的特色」當成目標的同學,可能要在活動中注意觀察當地的泰雅人有哪些生活方式(或過去的生活方式)與我們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和其他原住民族比較起來是相同還是不同,並且可以詢問帶隊的講師或當地的泰雅族居民。

    如果是把「可以把射箭當作小說或繪畫創作的題材」當成目標的同學,可能要在進行射箭體驗的時候,特別注意射箭的人有怎樣的眼神和表情、動作和姿態,可能要記得拍照或用素描記錄下來。

回答以上這三個問題不僅是可以當作撰寫學習歷程的準備,其實更重要的意義是為我們自己在參加這個活動之前預作學習的心理準備。這就像是我們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會先選擇感興趣的章節,事先設想章節的內容,確定學習目標並做好學習的心理準備,接下來的閱讀與學習會目標明確而且更有效率的原理相同。

如果沒有事先做好準備,可能就沒有辦法在參與活動的期間注意到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果是讀一本書,那還可以回頭重新讀一遍。但如果是參加活動,一旦錯過可能就沒有機會重來一次,更需要我們事先預作學習的準備。

以我自己對這個活動最感興趣的地方來回答上面這三個問題的話,答案應該是:

  1. 這個活動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泰雅族原住民推廣原住民文化的活動內容,因為我對於「如何推廣傳統文化」或「如何推廣地方文化」的工作很感興趣,所以想參加這個活動。
  2. 參加這個活動之後,我可以知道主辦單位是用怎樣的方式來推廣傳統地方文化,未來我希望可以參考這些推廣方式,用在推廣我自己生活的地區(清水)文化,甚至是將臺灣的團統文化推廣到世界其他地方。
  3. 所以我在參加這個活動的時候,會特別觀察活動的設計、帶領活動的方式、學員參與後的反應、以及地方上其他人如何參與其中並獲得助益。

其實我原本也期待有同學會對這個議題感興趣,不過看起來這個想法距離一般同學的生活經驗還有點遙遠。而活動主辦人原本也認為「手機應用程式與體驗活動的『虛實結合』」應該會吸引同學的興趣,但實際參與活動的同學中似乎也沒有人對這部分很感興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