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自主學習,只靠導師行不行?

接觸越來越多學校之後,發現許多學校都是安排導師擔任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責大任。而每次遇到這些指導過自主學習的導師,大家沒有意外都會提出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不是我專長領域的題目,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指導」。如果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己去學,真的需要專門領域的指導老師嗎?專門領域的指導老師,能夠提供給學生怎樣的協助呢?

以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來說,我們的自主學習常常就是自己找資料自己學、自己嘗試,並不需要有專門領域的人來指導我們。但我不曉得老師們有沒有這種經驗,我們在參加完一場專業領域的教師研習之後,如果對研習內容很感興趣,我們會請講者推薦一些參考書籍,讓我們可以進行深入的學習。沒錯,我認為專業領域的指導老師最關鍵的幫助有兩個,一個是精彩的呈現引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另一個就是建議合適的自主學習資源。

我不知道要自主學習什麼?
這是我們在推動自主學習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學生問題。清水高中的做法是邀請30幾位學校老師和30幾位大學教授,列出不同領域的主題邀請學生參加說明會與老師或教授對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自主學習。忠明高中的做法是邀請不同領域的大學教授開設3週的微課程,讓同學從學習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向,然後再進行更深入的自主學習。還有很多學校會邀請各領域講者進行專題演講,就是希望能以不同面向的學習來引起學生的好奇。而我認為單一領域專長的導師,很難提供學生這種多樣的刺激和啟發,這是我們需要專門領域老師協助的重要原因。

有些學校採取不同的路徑,是以教導學生分析與思考的方法為經緯,讓同學靠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習方向。這種方法並沒有錯,但對於接觸範圍不廣的大部分學生來說,能夠思考的基礎也就是學校裡學過的東西。能夠透過思考的引導想到自己曾經看過什麼是感興趣的,想要進一步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生相對來說還是少數。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方法還是可以做,對部分同學來說確實也有幫助。但由不同專業領域的老師來提供大量不同自主學習方向來引起學生的好奇,我認為是更有效率的方法。

合適的學習資源其實是自主學習的重要關鍵。
前面我曾經提到,我們老師自己懂得篩選合適的資料進行學習,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具有相關領域的知識背景。如果我們新踏入一個學習領域時,往往還是需要專業領域的學者給我們建議。所以當學生好不容易找到個感興趣的主題想要進行自主學習時,如果找不到學習資源、找到的學習資源看不懂、或是學習資源內容很無聊,都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甚至很多學生中途放棄都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自主學習資源。

有些學校會以「介紹資料庫」或「介紹資源搜尋方法」的訓練課程,來試圖建立學生自己找到合適學習資源的能力,我認為這是好的,而且學生確實需要這個能力。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評估,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足以支持他面對找不到資料的挫折。以及學生找資料的能力是「只要再提升一點」就可以找到,還是「幾乎沒有能力」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源。如果我們的時間不足以把學生教到可以自己找到資料,那我們就會需要專業領域的老師來提供建議。

最近我聽到一所高中的做法,是請大學教授開書單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建議。我認為如果教授可以仔細介紹一個適合自主學習的主題,並建議相關學習資源,那當然很好。但是相較於專業領域的指導老師若是能和學生面對面討論,根據學生表達的學習興趣,提供適切的建議,我認為這樣會比事先提供制式建議更有效率。

導師的幫助同樣非常重要
和其他學校的發展過程不同,我們學校是後來才找導師幫忙,因為導師最無法取代的特質,是他們對學生的熟悉度以及和學生見面的頻率都很高。相較於專業領域的老師也許和學生之間是完全陌生,加上這些老師和學生可能好幾個禮拜才見上一面。對於學生是不是持續在進行自主學習,學生遇到哪些學習障礙、或偶爾需要對學生提醒與鼓勵等等,這都是導師能夠對學生提供最大的幫助。

所以有些學校跟我說,以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程度來說,導師大致上都可以應付,我也同意這樣的想法。像是我會建議學生去逛誠品書局,直接從架上翻閱自己喜歡的書來當作自主學習的主題,一次解決「不知道要學什麼」和「找不到合適學習資源」的兩個問題。如果學校比較偏遠,沒有大型綜合書局的話,也可以請學校圖書館在學期初維持一段時間不外借書籍,讓同學可以在架上看見所有書籍,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目標。

如果是這樣,是不是只要有導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就可以了?

學生的學習範疇其實超過我們想像
在我聽過幾年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發表和指導老師經驗分享之後,那些學生的表現和老師的指導內容,完全都是我想像不到的。還記得曾經有一位學校主任跟我說,他以全校學生都利用自主學習來完成小論文為目標,來規劃學校的指導方式與行事。我說主任你一定要多看看其他學校學生的成果發表,你就會知道學生的學習樣貌有多麼不同。

所以我應該預設學生的自主學習都是基礎程度,就只提供基礎的指導。還是如果我行有餘力,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不同層次的自主學習環境呢?我認為這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學校的學生、師資、設備和環境都不相同,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推動策略。

絕對不能讓專門領域的老師以為上課就是自主學習
邀請專門領域的老師或教授協助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時,最重要的溝通事項就是要讓老師清楚「自主學習」的意義。很多大學教授其實都有錄製好的的線上教學影片,或是網站資料與教學講義,是提供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很棒的資源。但有些老師還是習慣直接講授教學,並不清楚如何引導自主學習或提供合適的自學素材。這時候高中學校就必須很清楚地和老師或大學教授溝通,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自主學習指導。

以忠明高中邀請東海大學教授所進行的微課程為例,就會和大學教授事先溝通,在三週時間的課程中盡可能提供體驗與嘗試的內容,目的是在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學科知識的傳遞。有些老師則是因為我們沒有事先溝通清楚,讓老師每一節都在上課,結果學生反而抱怨沒有時間自主學習。所以事前的理念溝通,就是在推動專門領域老師進行指導時很重要的基礎。

自主學習該由導師指導還是該搭配專業領域的老師來共同指導,希望透過以上的分析,能夠讓學校老師找出最適合自己學生的做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