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關於思考的學問-哲學

這是一篇引用自哲學系教授周詠盛老師所寫的文章(原文在這裡:臉書VOCUS),文章中介紹一位透過特殊選材,錄取政大哲學系同學的學習記錄。這位同學把研讀過的哲學作品以心智圖的形式呈現
這些作品之間的關聯性和架構,我認為是對想要自己學習哲學的同學一個很好的參考。同學可以參照圖上所列的書目來翻閱或研讀,寫下自己的心得。當然也可以自己規劃不一樣的學習架構,呈現自己的學習路徑。不論如何,這篇文章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範例,值得我們參考。

以下是引用的文章內容。

【踏入正向循環(2):學習成長樹狀圖】

我有位學生,靠特殊選才的唯一名額,正取政大哲學系。他國中在實驗學校,已對政治哲學有興趣。我記得在看《垃圾圍城》時,他已經能問出分配不均與責任歸屬的問題。高中則完全個人自學,跟了不少歐陸哲學的課程與讀書會,很多都和文化體制如何決定個人行為有關。他把自身經歷繪製成為學習樹狀圖,我認為加分非常多。

從左到右呈現層次順序,從廣到狹,分別是大領域如歐陸哲學、社會工程,小領域如現象學、存在主義,以及思想家如海德格、漢娜.鄂蘭等,再輔以關鍵概念。顏色差異則代表熟悉程度,鮮豔的是了解頗多,如讀過原典、上過課程與寫過文章。至於黯淡的,則是未來想接觸但現在不太了解。

我們討論過學習地圖的概念,這是以自身的性格與動機為核心,選擇特定領域後,逐步向外探索的過程。在樹狀圖中,分類更為鮮明。可以看到,他是以哲學為核心,逐步探索相關分支,同時標註想要進一步研究的部分。其中當然有淺有深,但只要能夠持續積累、產出成果,就會使自己、使他人感受到日漸進步。

簡而言之,就是使學習更為可見,使軌跡更為明顯。等到某一分支探索地夠多,就可以考慮解鎖其他相關分支,重啟新一輪的學習週期,並漸漸塑造自己的風格與技能。這越來越重要,因為現在的社會,相當要求學習過程的具體可見。而在探索地圖的隱喻下,你過去花費多少心力,現在掌握哪些知識,未來如何持續進步,都可以用一張圖呈現地很清楚。

當然,若想描述更多細節,可以增加一些形式,譬如:

  • 說明動機
  • 什麼事件、因素或個人特質,讓我想要持續接觸這領域?這部份可以放在樹狀圖的開頭,透過種子發芽的意象,來代表學習的根本動力。

  • 統計數據
  • 可以是課程時數、讀書頁數、寫作字數,以及其他可量化的部分。經由統計數據,做成一個整體表格,就等於是呈現自己的經驗值了。

  • 其他圖表
    • 心智圖:用在已有閱讀量的領域上,可更加強化重點關注的要素、概念或議題。
    • 雷達圖:用以評估自身的能力或知識,哪些地方較強、哪些地方偏弱等,搭配如何強化、如何改善的計畫更好。
    • 九宮圖:代表未來可能執行的計劃,需要考慮到哪些項目,如資源、成本、階段、可行性等。

這些東西綜合起來,可望形成一套思維工具箱,幫助我們整理、呈現學習歷程,也打造穩定運行的成長計劃。

就我經驗,很多想要自學某一領域的人,非常需要這類架構觀念。因為我遇過好幾位學生,很有動機、也積極嘗試,但缺乏有力工具來制訂整體計畫,容易陷入一段不知所措的時期。在過往,這類情況很少。因為大專院校內的科系、學程或社團,會提供一套相對完整的指導方案,只要逐步完成每個階段,自然就會產出受大眾認可的成果(如證書或證照),並習得經常有用的技能(如表達或協商)。

但在興趣多樣化、產業變動快的今天,很多人想要嘗試新事物、新領域,而不想跟隨學校提供的套裝方案。於是他們必須自己從頭規劃,自己設想得到什麼成果、習得什麼技能。運氣較好或資源豐富的人,會一邊摸索,一邊建構出自己的學習理論與實用技能。但運氣較差或資源較少的人,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撞牆期。

在我看來,光是學習樹狀圖,就可以算是一種思想上的資源。至少它很有助於解答:
如果我想要自學某一領域,必須做到什麼程度,才能說是有成果?或者是說,必須做到哪些事,才能藉由特殊選才進入大學科系?
簡而言之,就是畫得出完整的學習樹狀圖,而這需要相當的過往經歷、現有成果與未來規劃支持。更直白地說,需要早早就投入相當的時間與心力,難以在短時間內成型。

當然,樹狀圖也可用於剛開始的預期與嘗試,譬如每週先花多少時間閱讀、練習些什麼,每個月對哪些議題或技能有更多了解,每半年檢視哪個分支更茁壯了,或是又發現了新的分支值得探索。在自主學習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成長樹狀圖是很有潛力的思維工具。考慮到越來越多科系,會開放特殊選才的入學管道,無論是自學生或一般學生,我認為都要儘早確定某種可持續進步的興趣或領域。這不光有利於就讀大學,更有利於個人生涯規劃。因為它其實就是把各種學習上的、大大小小的、已有或將有的正向循環,全部統合在一起,以持續推動我們的成長。

以下是引用的文章內容。

以下是我自己的想法。

在法國的高中生畢業會考中,「哲學」是一門重要的考科。不是考記憶或背誦的選擇題,而是考驗思考和表達的寫作測驗。但是在臺灣,哲學卻時常被人嘲笑是一門「沒有用」的學問,我相信這是源自於大家對哲學的陌生所導致的。以我一位哲學門外漢來看哲學,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思辨和推理的思考方式,還有對人、對社會、對議題與事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所以哲學不是一種空談,而是一種解讀世界的思考。這種思考提供我們後續行動的脈絡,讓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有一定的方向可以遵循,而不是像無頭蒼蠅四處亂竄,或是人云亦云不停改變立場。

其實我每年都會遇到一、二位對哲學感興趣的同學,所以我也對於這方面的資源開始關注,希望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資訊給同學,幫助同學的學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