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來個探究與實作吧!(地震的震度資料分析)

5.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論證,說明是否支持科學假設成立

  1. 前面提到的科學假設是:因為地震產生的能量會往四面八方傳遞出去,距離震央越遠能量越分散地表晃動程度越小,所以不同距離的測站會量測到大小不一的地表晃動。
  2. 實驗結果是:
    1. 測站與震源距離的平方分之一(X)和測站測得最大晃動大小(Y)之間的關係是:Y=aX+b,a介於103到104之間。
    2. 上述關係的相關性R2介於0.25~0.76之間。
    3. 科學的論證是:
      1. 地震發生後,大部分測站與震源距離的平方分之一(X)和測站測得最大晃動大小(Y)成正比,代表大部分測站距離震源越遠,測得的地表晃動越小,符合前面所提出的科學假設。
      2. 地表晃動大小和震源距離的平方分之一成正比。
      3. 上述關係在5個地震中的4個地震顯示出高度相關(R2介於0.52~0.76之間),地震發生後,測站距離震源越遠,測得的地表晃動越小的關係,對大部分地震與大部分測站來說都是成立的。
      4. 測站與震源距離的平方分之一(X)和測站測得最大晃動大小(Y)之間的關係約是:Y=12527.64X-0.06。
      5. 少部分測站測得地表晃動的大小明顯不符合上述關係,導致部分地震(20220708174314PGAs)計算出來的相關係數很低。這可能是某些測站所在位置地層較鬆軟或觀測儀器放置在高樓層,導致地震方生後測得的地表晃動較大所導致。這個假設須要進一步驗證。

    →6.完整探究與實作報告的撰寫(尚未完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