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巧老師


任職單位:臺灣大學藥學系
電子郵件信箱:linchauchang@ntu.edu.tw
指導領域:藥學學類
指導主題:藥學相關主題
指導內容:

2023.2.27 線上說明會錄影

說明會影片內容:

  • 張琳巧老師的學思歷程 0:00~18:30
  • 張琳巧老師是臺大藥學系畢業,以藥劑學和藥物分析取領域的專長得博士學位之後,張老師曾經參與新藥上市和審查的實務工作,對於新藥的藥效和副作用之間的權衡利弊得失,有很深刻的體驗。在瞭解世界各國對於新藥開發上市的不同規範之後,張老師明白這些新藥開發上市的法規除了考慮藥效和副作用的權衡之外,還包括社會的需求和人民的態度,是一門兼具科學與社會學的重要學門,也是新藥開發之後在各國上市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所以張老師即使已經完成博士後的研究,還是再一次投入學習法規科學的領域,重新學習。
  • 新藥開發的過程 18:31~25:40
  • 新藥開發是許多同學想要進入藥學領域的重要目標,雖然臺大藥學系也是以此為目標在培育學生,但張老師首先就提醒同學,其實一個新藥開發團隊並不是只有藥物研發的專家,這個團隊還需要擅長實驗研究、擅長溝通協調、擅長數據分析、擅長臨床工作的各種不同角色,當然也不能缺少熟悉各國新藥上市法規和專利取得的專家。所以如果同學對於新藥的開發感興趣,是可以用不同的角色來參與這樣的團隊;而團隊同樣也需要不同背景與專長的人來加入,才能順利運作。

    所以我很常鼓勵社會組的同學說,即使我們不懂那些物理和化學的複雜計算,但只要我具備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概念,加上我們所擅長組織分析、溝通協調,還有我們對人與社會的理解,我們就可以把科學與技術帶進每個人的生活裡,真正幫助每個人。希望同學們不要被自己選擇了社會組或自然組給限制了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都可以用不同的角色來參與各式各樣的工作領域。

    新藥開發的過程除了我們近幾年常聽到第一期、第二期與第三期臨床實驗之外,藥品的緊急授權使用(EUA)和後續還有第四期的後續追蹤,都是新藥上市的必經之路。新藥上市之後也有可能出現臨床實驗結果以外的狀況而必須取消上市,或是未來學名藥和生物相似性藥物的開發,也都是藥物法規必須規範的流程。

  • 藥劑學在新藥開發中所扮演的角色 25:41~30:02
  • 開發新藥的時候,我們要開發口服的藥劑?還是打針的針劑呢?要怎麼來決定呢?

    除此之外,張老師舉紫杉醇為例,介紹藥劑劑型改造成功的例子。紫杉醇是常被用來治療癌症的藥品,但是因為紫杉醇的特性,往往造成病人過敏的副作用。在經過劑型改造的研究之後,已經可以大幅降低這樣的副作用。

  • 藥物分析在新藥開發中所扮演的角色 30:03~32:40
  • 如果藥物造成人體出現意料之外的反應時,我們要怎樣分析藥物裡是不是出現了不開出現的成分或結構?那就是藥物分析所能夠派上用場的時機。

    張老師舉了一個血液透析(洗腎)的例子,說明怎樣利用藥物分析,找出藥廠以我們意料之外的方式製作藥品,導致藥品中出現些微不同的結構,造成病人不適甚至死亡的案例。

  • 法規科學在新藥開發中所扮演的角色 32:40~37:56
  • 張老師以1996年上市的愛滋病治療藥品為例,這類藥品在生產完成之後,會出現異常的結晶與溶解度變化,導致藥劑的濃度改變,影響藥效。而法規科學就必需要根據這樣的科學現象,規範藥品生產之後的保存狀況,才能確保藥品在使用時仍具備應有的效力,這就是法規科學需要隨時根據藥品的科學特徵來訂定規範的例子。

    除此之外,如果一種疾病目前無要可醫,當新藥品開發完成之後,藥品的上市是否應該給予比較不同的規範,讓病人可以及早用藥。像是阿茲海默症或我們熟悉的新冠肺炎疫苗,就需要法規適時調整相關規範,以期讓病人獲得治療與用藥安全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 臺大藥學系的發展方向和課程內容簡介 37:57~52:24
  • 臺大藥學系的大學部有哪些課程?這些課程有哪些內容?張老師用快速又詳盡的介紹方式,帶我們瀏覽過一遍臺大藥學系的大學部課程,並且用簡單易懂的例子讓我們瞭解這些課程在學些什麼。如果同學對這些課程感興趣,就可以想辦法或問教授,取得一些入門的資料來進行自主學習,說不定就會發現自己想要持續學習的目標。
  • 回答問題 52:25~
  • 藥師會被AI取代嗎?
    高中同學的生物和化學基礎不夠,可以對藥學進行自主學習嗎?
    動物實驗是必須的嗎?
    如果自主學習只是摘要、整理資料,有意義嗎?

藥學領域(張琳巧老師)推薦的短篇自主學習閱讀資料

張琳巧教授推薦的自主學習素材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