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網路訊息「帶風向」?

w3

「操弄」第二章 所有荒唐錯誤的起源

這一張主要在講述主角第一次和戰略溝通實驗室(SCL)進行接觸,初步瞭解戰略溝通實驗室的理念以及「宣傳方式」。

我們的下一代不會再遇到「由上而下地毯式」的廣告宣傳,所有的廣告一定都是客製化根據不同對象提供內容。而且過去的廣告頂多只是「資訊提供」,例如麥當勞的廣告可以讓消費者知道麥當勞推出新口味的漢堡,但這個廣告無法影響沒吃過漢堡的人想要去吃漢堡。

過去政治人物的廣告也是這樣,我們只能把訊息傳給「已經來訂閱資訊」的支持者,卻無法主動去說服尚未支持我們的人。

由下而上引導式」的廣告影響人們行為是下一代廣告的目的。例如我不希望一般遊客進入我家私有的海灘範圍,如果我插個牌子寫「前方為私人海灘請勿進入」,那就是在提供訊息而非影響行為。如果我插個牌子寫「前方海灘有鯊魚出沒,請小心自身安全」,這樣的訊息就可能達到影響遊客行為的效果。

戰略溝通實驗室的前身為「行為動力學研究室」,他們由數百位心理學家設計問卷,並從問卷的答案建立人們的「心理圖像」分析,瞭解這些人複雜的人格特質,並設計出觸發他們特定行為的方法。

接著再由資料學家和預測分析學家針對前面的分析結果建立模型,模擬人們在接收到訊息之後可能發生的行為改變並進行預測。所以戰略溝通實驗室並不是一般的廣告公司,而是改變行為的公司。

這樣的工作並不是不好,以書中的例子來說,戰略溝通實驗室曾經在1994年協助南非曼德拉總統與非洲民族議會,成功阻止一場重要選舉期間的攻擊行動,改變南非往後的民主發展。

同時戰略溝通實驗室裡面也有從事社會工作的部門,許多人同樣運用這樣的方式在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但是戰略溝通實驗室正在與共和黨合作,與自己民主黨的理念不同,主角猶豫自己是否應該加入。於是他想起伊朗總統曾經為了反對以色列(猶太人),宣稱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情是虛構的。當時會議場外滿是抗議人群,但德國總理梅克爾反而坐在議場內聽伊朗總統的演說。聽完之後,梅克爾起身離席表達抗議。這樣的行為引起媒體更顯著的關切,造成比場外抗議更大的影響。

因此越是意見不同,我們才越是需要去瞭解對方的想法,不論將來是反對或支持,才有可以施力的地方。若兩方永遠都是在隔空對話,就永遠不可能造成影響。

我的感想:
雖然這一章同樣是以敘事的方式在描述主角與戰略溝通實驗室第一次接觸的過程,但內容中有好多新的概念在衝擊我既有的想法,包括:

  • 傳統廣告的策略 VS 行為改變的策略-要讓宣傳有效、要讓教學有效,就應該考慮如何有效讓對方的行為改變,而不是一眛地「提供資訊」。
  • 心理學家分析複雜的人格特質,訂定改變行為的策略;資料學家與預測分析學家模擬提供特定資訊時,個人行為的改變。-這個進行過程已經重複出現好幾次,提醒我們「心理學原理」和「電腦資訊(資料)運用」結合時的威力可以多麼強大。
  • 這種行為改變的方法原來早就在做,而且有可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如果我們想要化解暴力、歧視、仇恨等衝突,我們一樣可以運用這些方法。
  • 我們必須主動和立場不同的人共事。-深入瞭解反對立場的言論,才是決定支持或反對的基礎。(但是又不能被洗腦?!)
  • 這本書總共有20章,這樣下去我應該會看不完。-下週開始或許要挑選章節或加速閱讀了。

我們的教學是像傳統廣告一樣「重複提供資訊」,還是像現代廣告一樣「針對不同類型使用者提供量身定做的資訊」,甚至加入「改變行為的策略」呢?

面對不同立場的言論,我們是選擇「厭惡躲開」,還是選擇「深入瞭解」?如果作者當初選擇「厭惡躲開」,這本書今天也不會出版。就像是如果我們不進入邪教「臥底」,很難知道他們究竟如何運作。

如果排斥108課綱的人,不努力參加108課綱研習,如何能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評呢?如果推動108課綱的人不仔細聆聽反對意見,如何察覺課綱運作時的盲點和問題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