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算是自主學習,但是學習成果比較不容易呈現。
還記得我第一次被這個問題困擾,是因為音樂班的學生問我,老師我自主學習拿來練琴可以嗎?當時我覺得怪怪的,卻講不出哪裡怪怪的。後來我以Bloom的學習層次來看待這一類的自主學習,總算想清楚該怎麼回應這樣的自主學習主題了。(詳細內容請參閱「不同類型的學習成果撰寫建議-從Bloom的學習理論找靈感」一文)
Bloom的學習層次包含: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和創造。一般「學習新知識」大致上屬於理解的學習層次,對應的學習成果可以是:摘要、詮釋(文轉圖或圖轉文)。通常我會建議同學把學到的新知識拿來「應用」看看,並把應用的結果記錄下來,就可以提升學習的層次。
當然也有同學跟我說要再自主學習時間背英文單字,如果「記憶」也是屬於學習層次之一,背英文單字當然也可以算是自主學習。只是我都會建議同學把背好的單字加入理解和應用,把單字的意義和用法做筆記整理,搭配造句的應用,其實也不錯。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記憶層次的學習,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提不出學習成果來證明。
不同於這些從簡單的學習層次往上提升的例子,如果同學直接就是要「練琴」呢?
以Bloom的理論來說,這屬於應用的學習層次,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大部分同學搞錯了應用這種層次的學習成果應該呈現什麼。舉例來說,練琴的同學可能會呈現自己演奏得很精彩的影音記錄。那看記錄的人會不會有個疑問是,這位同學究竟「學習」了什麼?還是他早就具備高超的演奏能力,跟自主學習沒有關係呢?
其實「應用」的學習層次通常是在驗證「理解」過後所得到的知識或技能,所以學習成果必然應該呈現「過去的理解」和「應用的結果」之間的連結。例如:原本老師教的演奏法,在實際應用時發現,如果做一點改變會更適合我的演奏風格。
除此之外,重複練習之後的另一項學習成果,可能是發現新的技巧或方法。例如:我根據網站上帶球上籃的教學影片進行練習,發現在帶球上籃的過程中,如果增加假動作可以減少對手的阻擋,但是會降低投籃的準確度,這就是因為練習而產生的學習成果。
以上兩種類型的學習成果其實都不簡單,很多老師傅以前不會教,就只會要求學徒重複練習。結果能夠「出師」的學徒當然就很厲害,但一輩子只能庸庸碌碌或半途而廢的學徒還是佔多數。所以現在的教育比較講究方法的傳授和刻意練習,比較少漫無目標的長時間練習。
當然還有一種最簡單的學習成果呈現方式,就是記錄練習前和練習後的差別,即使是肌肉的記憶與熟練度增加也算是學習,但這種「變熟練」的學習成果,我認為只有到「記憶」的學習層次而已。
我認為很多同學會把「交作品」當作進行自主學習的目標,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和意義。或者是練習和應用的過程中明明有很多收穫和成長,卻因為不懂得反思或不覺得重要而沒有記錄,我覺得相當可惜。希望同樣擔任自主學習的指導老師們,千萬不要因為看見學生提出精美的成果作品就心花怒放,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才是最精彩、最值得我們挖掘、也最值得我們指導學生加以呈現的部分。
備註:其實很多同學的學習目標雖然是寫「做出OOO」(例如:做一首曲子、寫一篇小說等等),但如果老師進一步詢問,會發現學生其實是要「學習OOO並做OOO」(例如:學習作曲的方法並做一首曲子)。他們不知道要把「學習OOO」寫出來,是因為他們常以為自主學習就是要交作業或作品而已。所以老師可以建議他們把「學習OOO」也放進學習目標,那學習成果就不會只有作品,一定還會有學到的知識或技巧可以寫在心得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