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書超有趣,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唸書?!

(寫完這個標題,連我自己都忍不住想吐槽。唸書有趣?你是傻了吧?!)

唸書,幾乎是所有人都必須經歷過的一段人生。會唸書的孩子從小就備受稱讚,不會唸書、不喜歡唸書的孩子就變成壞孩子。以前的人唸書是為了功成名就,差一點的為了求個溫飽。現在的人唸書到底為了什麼,老實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反正人生總是得熬過這一段唸書、考試的日子,大概唸書就是為了以後可以不用再唸書吧!不然誰能夠告訴我,我到底為什麼要把自己人生青春活力的黃金歲月拿去唸書?最好是個能夠說服人的好理由~

從以前到現在
在很久很久以前,唸書是一種特權,是貴族的專利。到了有個叫孔子的人,開始教一般人唸書,所以他被尊稱為偉大的第一個老師。然後中國在一千多年前發明了科舉考試這種東西,當時除了投胎到王公貴族家裡,或是起兵革命之外,唸書是成功成名就的另類方法。話說考試領導教學這件事,也差不多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當然為非作歹是個更另類的作法,和起兵革命類似,不過下場和名聲通常不好,本人並不推薦。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社會看似和過去相差不了太多,要不就是投個好胎,或是為非作歹、或是去選舉公職(我絕對沒有暗示這兩件事有什麼相似之處),再不然藉由唸書考試謀個一官半職,似乎也仍然是個功成名就的重要方式。但其實現在的社會早已經和一千多年前大不相同,過去藉由考試取才,高高在上的官,漸漸改變成為民服務的公僕。多樣化的社會形態需要的是多樣化的技能,教育不再只是為了考試。甚至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也漸漸從傳統的功成名就變成各種自我實現,種類繁多、形式不一。

從上一代到下一代
我是戰爭過後的下一代,所以我們被教育要努力唸書的目的,比較偉大的那一種是能夠為國家社會盡力,比較一般化的那一種是能夠有個好工作好收入好好過一輩子。於是我們辛苦唸書、辛苦考試、辛苦工作、辛苦賺錢,口口聲聲是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但我們往往沒有注意到,下一代想要的幸福其實和我們不一樣。現在的社會和我們出生到成長時的社會,已經又不一樣了。

現在的社會,工作的目的已經漸漸從賺錢轉向到自我實現。很多年輕的一輩已經不願意只是辛苦工作賺錢,而是想把夢和理想寄託在工作裡面,即使不賺錢也想去嘗試。工作漸漸變成一種生活形態,賺錢不再是一種目的,工作本身就是目的、就是生活。能夠享受工作與生活的人,就是現在社會中的贏家,而不是那些身處高位或日進斗金卻不快樂的人。

轉變中的一代
可是,社會只是「正在」轉變,這意味著社會同時存在轉變前、轉變中和已經轉變的幾群人。如果我們的爸媽是那種轉變前的人,他可能會要求我們認真唸書、認真考試、找到好(賺錢)的工作,就會有個美好的人生。如果我們是屬於已經轉變的一群人,我們會有自己的夢想,不見得認真唸書、不見得認真考試、不見得有好(賺錢)的工作,但我們會懂得自己要努力什麼。

最不幸的,就是我們的爸媽屬於社會轉變前的思維,而我們卻還只是在轉變中。我們不是很能接受認真唸書、考試就會有個美好的未來,我們不是很能接受辛苦工作只是為了收入穩定,但是我們又不知道什麼叫做夢想,什麼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於是日復一日,每天為了爸媽在唸書、為了爸媽在考試,成績好的人也許心理上有點成就感還比較好過,成績不好的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自處。等到離開校園,日子恐怕還會變得更難過。

未來要靠自己
身處在轉變中的社會,我們沒辦法期待每個父母師長的思維都已經趕上社會的轉變,懂得帶領下一代探索我們真正喜歡的、真正想要的人生未來。最重要的關鍵其實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如果我們願意,今天的社會上其實充滿各種不同的機會在等著我們去探索。主動去碰、去摸、去接觸,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世界遠比爸媽告訴我們的要寬廣得多。找到我們的夢想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不要因為別人的失職來毀掉自己的人生。

所以,唸書其實就是個探索世界的窗,這個窗不是最大、也不是唯一,卻是絕大多數爸媽會願意提供給我們的免費機會。唸書的目的在從書本裡面或是老師身上挖掘出有意思的東西,絕對不是劃重點、背書和考試,不要讓這些事情把你的時間全部佔滿。考試一百分可以換到的人生是上一代人想要的,除非你已經認真想過,你也想要那種,否則趁早跳船才是明智之舉。

唸書也可以有考試以外的用處
曾經有個同學,喜歡寫劇本,但是考試成績每一科都很差。我問他,寫劇本的靈感要怎麼來?他指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我問他,腦袋裡的東西要怎麼來?他沒有回答。我說,把歷史事件寫進劇本會不會很酷?把地理風情寫進劇本裡面會不會很酷?把國文課本的作者簡介寫成劇本裡的人物會不會很酷?把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寫進科幻的劇本裡會不會很酷?他才發現,原來唸書不一定只是能夠用在考試!

是的,如果我們把唸書定位在應付考試,老實說除了成績好的人可以藉此得到一些成就感,到底誰會喜歡唸書?但如果每個人都各懷鬼胎,各有不同的目的在唸書,那課堂上會變得多有趣?每個人在課堂上問老師的問題,大概可以把老師逼瘋吧!這就是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夢想時,唸書就會別有意義,就會有趣,就會想認真,和我們的祖先以為唸書就會得到黃金和美女一樣認真。

認真為自己找個唸書的理由
書念得不好,或是不喜歡唸書的同學,需要給自己找個理由,把唸書的時間節省下來,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但是要找到自己的夢想,其實並不容易。在找到之前,姑且應付著讀點書也是不錯。不然當理想和機會突然出現,卻因為書沒讀好錯過了,就會有點可惜。但是千萬不要因此掉進唸書、考試的漩渦,忘記尋找自己夢想的重要目的。這件事可以不急,卻不能一刻忘記。

書念得好的同學,如果是喜歡唸書,那當然念得很開心,如果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唸書,那更需要給自己找個唸書的好理由,因為很多考試一百分的孩子,從小被肯定是個有出息的人,等到發現別人口中的有出息,其實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時,往往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還要重新開始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超辛酸的!千萬不要相信那種好好唸書、好好考試、考上好學校、就有好未來的那種鬼話。

撇開考試,唸書其實很有趣
如果念金庸小說也要考試或是默寫之類的,我也不想看。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歷史不考試,我可以認識那麼多不同時空的故事與人物;如果物理不考試,我可以認識大自然那麼多神奇的現象;如果英文不考試,我可以去感受另一種文字和語言的不同。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想要提醒的,就是千萬不要被考試把唸書的胃口搞壞了。唸書其實是很有趣的,就像看小說跟漫畫一樣。

前面曾經提到,如果我可以找到考試以外的其他目的,唸書就會變得有趣,甚至有意義。如果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唸書目的,不妨就在書裡面找,總是有自己比較喜歡的科目或老師吧,多花點時間思考、琢磨某一科課本的內容,而不是花時間去背書和寫考題,自己一定會越來越喜歡這個科目。相反的,如果喜歡一個科目就去猛背、猛寫考卷,除非每次都全班第一名還有點虛榮感可以支持下去,否則很快就會變成討厭了吧!

唸書真的很有用
不論每個人找到的興趣是什麼、理想是什麼,其實都免不了要讀點書。除了我前面舉過寫劇本的例子,其實各行各業都需要唸書,因為很多前人的經驗和智慧,都是靠「書」傳承下來的。書是一扇很像小叮噹任意門一樣的窗子,想要去哪裡、想要看什麼,總有合適的書打開來會是我們想要看到的景色。所以唸書應該是一輩子的事,現在很多人離開校園之後就不唸書,大概都是被考試給害的,變得討厭唸書。

其實唸書不只是唸書裡面的知識,很多不同的科目,其實都在傳達邏輯推理與思考的過程,或是對美麗文學與藝術的欣賞與感動,甚至是為人處世的態度與觀念。這些唸書的重大好處恰好都是考試不會考、或是不容易考到的範疇,所以唸書只為考試的人,不管成績再高,也不見得能夠體會書裡面的這些意涵。除非我們真的討厭一個科目,否則絕對不要特別去背重點、做考題然後考試拿高分,因為這樣做你會越來越討厭他。

挑戰上一代的價值觀
找到自己的夢想是最重要的事,但是情不是到這裡就幸福美滿了,還有一個大魔王關卡在等著我們,那就是我們想要的夢想,其實上一代的爸媽常常是很難理解的。下一代孩子的夢想有很大的可能會被上一代批評為不切實際,想要說服上一代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除非上一代人能夠厲害到具備下一代人的視野和見解,否則我們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阻力。

我國中時候就曾經為了參加科展騙我爸說要去上學,高中時候去高雄比賽是因為有獎金才讓他釋懷。在我選擇台大而放棄師大公費錄取機會的時候,他整整一個暑假都在埋怨我。等我台大畢業,考上老師,拿到碩士學位,告訴我爸我要去念博士班的時候,我爸呆住了!他說,所有人都不喜歡唸書,為什麼你要一直唸書?我說,小時候我可以半夜不睡覺在打電動,現在我發現另外一件事可以讓我半夜不睡覺還很開心的,我怎麼可能會不想去做。我想做的事已經夠平常都還遇到這種阻力,更何況那些理想很另類的孩子。

這時候,妥協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妥協不是認輸,而是各退一步。如果我們彼此都堅持己見,和父母鬧僵了也不是很好,畢竟父母的出發點大多還是善意的。最簡單的妥協方法就是,我願意挪出一部份時間唸書,但是你們給我一點空間做自己的事,就像小時候功課寫完才可以出去玩(這一代是打電腦?)一樣。相信這樣就算爸媽不滿意,至少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

求學與唸書
前幾天有個大教授說,求學就是學習求生的本事。我想來對個不對仗、不合平仄的下聯,唸書就是為了知道好玩的事情

看到那麼多同學上課死氣沈沈、下課生龍活虎的模樣,真的很於心不忍。希望我對唸書的看法,可以為大家帶來一點光明的希望。

謎之音:寫得又臭又長,看得完也吐血身亡了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