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文昌教授「認識真正的清水」演講中,重新想起自己最初的初衷

「認識清水」這門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張文昌教授以「熟悉、情感、認同」當作演講的開頭,雖然沒有明講,卻是明確點出這門課最核心的意義。我們最希望透過「認識清水」這門課來傳遞給學生的內涵,就是學生能夠熟悉清水這個地方的人、事、物、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在熟悉清水的過程中去接觸、去感受、去和清水這個地方有所連結然後產生情感;最後才會因為這份情感,認同清水這個地方、認同自己是清水人、或是至少認同自己曾經在這裡求學與生活的地方。

現代人漸漸少了「故鄉」的感覺,大家很少自稱是「台中人」或「清水人」,原因就在於我們從小不再會滿山遍野地亂跑,只有上學、放學、安親班和補習班之間幾條固定的移動路線,甚至視線也只是侷限在爸媽接送的車子裡或摩托車座椅上,連沿路經過的家鄉景色都陌生得很。反而是孩子到了外地念大學之後,成天在大學所在的城市裡轉悠,那裡反而是個更熟悉的地方,可是那並不是自己的故鄉,自己的根。如何讓清水高中的學生,大部份是清水和週邊地區長大的孩子,認識並熟悉自己的故鄉、產生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進而認同自己是清水人,就是我們這門課最中心的想法。

張教授是清水人,也是清水高中畢業的校友(請參閱「20多年前的偶然相遇,沒有被遺忘」一文)。他以清水高中的老照片為例,談起他那一輩所熟悉的清水高中,曾經與他在情感上有所牽絆的這個校園。曾經座落在今天弘道樓現址的五權樓、有著波浪狀車寄的老六藝樓、還有被戲稱為「羅馬競技場」的圓形社會資料館等等。每一處他熟悉的校園場景,都連結了無數求學時的回憶和情感的寄託。因此即使在多年之後,校園已經不復當年的面貌,但這份情感並不會消失,我們還是會在校園角落的痕跡裡,找到那份我們曾經屬於這裡的情感。不論多久以後,我們都曾經是清水高中學生的這份認同,永遠也不會改變。

在推動「認識清水」這門課之前,我就曾經想過推動類似「認識清水高中」的研習活動,讓所有進到清水高中就讀的學生能夠熟悉清水高中的校園、歷史與文化,建立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情感,也讓學生認同自己是清水高中的學生。因為我自己就是清水高中的校友,這裡可以說是我求學過程裡面最大的一個轉捩點,我對這個學校有著很深的情感,我希望自己同樣可以扮演當年清水高中老師為我帶來改變的那種角色,也希望現在的學生同樣可以和這所學校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連結,所以我想推動一門這樣的課程。

不過汗顏的是,我對清水高中乃至於對清水這個地方的認識,其實少得可憐。我對於這個地方的認識多半來自於我的老師,目前任職清水高中總務主任的李定蒼老師。二十年前,我在回母校參加教師甄試的當時,他就拖著我把整個校園走過一圈,告訴我他打算把校園的這裡這樣改、那裡那樣改,連排水溝打算改成什樣子他都可以神采奕奕地比手畫腳講上老半天。二十年來,他還真的一步一步持續不斷地在改變這個校園,親自看設計圖、工地監工、和建築師討論、陪著工地主任跑上跑下,其中還包括我們一起規劃了新的地科教室。他的腦子裡至少有一半,都塞滿了對清水高中校園的想像與規劃。

他腦子裡的另一半,則是老清水高中和清水這個地方之間的聯繫。他和地方重要的文史工作者,包括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的吳長錕理事長,或是像這次來演講的張文昌教授,以及幾位當地退休的國小校長,持續不斷在收集、整理與保存清水這個地方的歷史與文化。也是因為看到他的工作,我才認真思考該怎樣把他們對地方的熟悉、情感與認同,傳遞到地方上更多年輕一輩的莘莘學子。於是我想到十二年國教裡正在推動的校定必修課程,正好是一個合適的機會與定位,於是我就提出了「認識清水」這門課的構想。

推動這門課程大致的經過,我已經寫在「和學生一起『認識清水』」這篇文章裡面。目前這門課是以跑班選修的方式在進行,只開一個班。我們邀請許多地方人士來進行相關的演講與研習,所有任課老師一邊教也一邊在學。預計這樣讓教師成長的研習活動會持續到二年後新課綱正式實施,屆時我們會再進入下一個「編寫教材」的階段,以一到二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寫出一份「認識清水」的完整教材內容。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且需要很多校內老師及校外人士的協助,是相當不容易的籌備過程。

所以非常感謝上到校長主任的行政支援、老師和地方學者的大力幫忙、還有在課程草創時期的修課學生們。我相信在各位的努力之下,「認識清水」這門課絕對會越來越精彩,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人驕傲的說「我是清水人」,而且會以身為「清水高中的一份子」為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