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世界各國使用再生紙當衛生紙的比例相當高,但是臺灣相當低。使用再生紙不用砍樹,而且價格便宜。有媒體發表再生紙可能含有雙酚A會導致身體疾病,但其實我國從100年就已經禁止紙張含有雙酚A。簽單、電子發票、和交易明細之類的熱感應紙不要當成紙類回收。
Author: Han-Chiang Chou
狛犬還是獅子?
現在只有老的日本神社可以分得出獅子和狛犬,通常面對神社時,右邊張口的是獅子,左邊閉口而且頭上有角的是狛犬。但是江戶時代之後,漸漸有些神社前面左右兩隻都是獅子,甚至昭和時代之後,狛犬頭上也不做角了,所以看起來兩邊都像是獅子。不過日本人從以前開始,不論是一隻狛犬一隻獅子,或是兩隻獅子,或是一隻獅子一隻沒有角的狛犬,都是統稱狛犬。
人生總是要熱血一次! — 薙刀社青春日記
一部從漫畫改編成的電影,由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擔綱演出。劇情很簡單、很青春、很熱血,其實也很老套。想起那一群每天坐在教室裡滑手機的茫然臉孔,突然覺得能夠青春熱血一回其實是很棒的事情。不知道這種電影對16歲青少年有多少感染力,至少我這位45歲的大叔看完電影可是相當振奮啊!
課程不只需要加深加廣,也需要填補漏洞和加強基礎
前幾天聽到退休的數學老師在談高中生數學程度落差的學習問題,覺得很有感觸。我常想如果能夠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提供不同程度的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或許更切合12年國教強調有效教學、適性揚才的理想。再加上新課綱多元選修課程的推動,也許我們真的有機會讓那些數學課只能趴在桌上睡覺的孩子,真正學到一些有用的數學。
為什麼我選到的課是第8志願?!–多元選修的選課志願問題
因應12年國教的課程改變,各個高中都開設許多跑班選修的特色課程,讓所有同學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特色課程,學習原本制式課程以外的其他內容。但是,限量是殘酷的!由於每一門課的人數都有上限,當人數超過的時候,就只能比運氣靠抽籤。可是本校有同學反應說,如果第1志願沒抽到,那可能是運氣不好,可是如果第2志願、第3志願、甚至連第8志願的課我都還抽不到,會不會根本就是電腦程式有問題啊?!為了解答同學的懷疑,我特別分析所有同學所填寫的選課志願資料,最後發現全校大約有2%(10位)同學是選到第8志願以後的課(總共有17門課),其實不是程式有問題,而是同學填寫志願的方式所導致。
最近開始嘗試把上課實況錄下來給學生利用
看到學生認真聽課,煞費周章搞懂的課程內容,卻因為沒有複習的習慣,也不懂得作筆記,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實在太過可惜。雖然過去我總是抱持著一種態度,認為學生只要認真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懂得練習動腦思考,就算已經學到這門課的精髓。知識的部份忘記就算了,也不是那重要。但是現在我不這麼想了,我更貪心了,我要他們連學會的知識也要能夠記下來!我最新開始嘗試的辦法是,把上課過程錄下來給學生。
我看校定必修
上個星期參加校定必修的工作坊,第一次看到其他學校推動校定必修的概況,也接收到主持人藍偉瑩主任所表達出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部對校定必修課程規劃的期待。我認同推動校定必修課程,乃至於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理想。但是當每一所學校的校定必修都是專題研究的時候,哪裡還有學校特色?過度強調以素養為導向的課程設計,是不是正在扼殺學校的特色課程開發?開一門新課,要搭配多少的教師培訓工作,大家有準備好了嗎?
從張文昌教授「認識真正的清水」演講中,重新想起自己最初的初衷
「認識清水」這門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張文昌教授以「熟悉、情感、認同」當作演講的開頭,雖然沒有明講,卻是明確點出這門課最核心的意義。我們最希望透過「認識清水」這門課來傳遞給學生的內涵,就是學生能夠熟悉清水這個地方的人、事、物、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在熟悉清水的過程中去接觸、去感受、去和清水這個地方有所連結然後產生情感;最後才會因為這份情感,認同清水這個地方、認同自己是清水人、或是至少認同自己曾經在這裡求學與生活的地方。
遇見旭山動物園
意外得知旭山動物園的坂東元園長要拜訪木柵動物園,馬上排開行程、預定房間就殺到台北。非常開心看到阿部弘士先生親自介紹他的動物畫,還看到他現場畫台灣穿山甲。因為有力人士安排,我們坐在坂東園長和阿部先生一行人旁邊吃午餐,趁亂請園長在書上簽名。下午再聽阿部先生和坂東園長講旭山動物園,問了問題,還得到阿部先生很棒的簽名畫以及坂東園長的名片。第一次的追星行程,實在是大豐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