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我的博士論文

到底是甚麼樣的一席話,讓我把辛苦七年的成果—博士學位,已經好不容易從架上拿下來,卻又馬上放了回去。其實就算是同樣一席話,換做別人來對我說都不可能有這樣的說服力,但唯有眼前這位白鬍子老頭不同,因為只要是關於「做學問」的事,過去二十年,他都是親自在示範給我看。所以他的話對我來說,份量很重很重。

他就是程爸爸,科博館的程延年教授。

一進研究室,就看見程爸爸翻箱倒櫃地在找書。翻開一本書的索引頁,查到一個我沒看過也沒聽過的化石名稱,對照了面前架子上翻開的另一本書,最後才動筆在眼前的文稿上寫下了這個化石的譯名。程爸爸手中的文稿是他正在審稿的一本翻譯書,面前架子上擺著的就是原書,已經加了不少標注和解釋。我從來不知道,有人審稿會先把原文書完全看完(還不只看完一遍),然後才針對翻譯稿字斟句酌地審閱。但這就是程爸爸做學問的態度,我已經看了二十年。

接過程爸爸最近完成的水中蛟龍專書,聽他酸了一下博物館同時出版的其他著作之後。話鋒一轉,程爸爸就提到已經有人來通風報信,把我博士班口試的經過都一五一十告訴他了。雖然我早就知道我的論文,即使是口試後我新增了兩章的內容,也一定達不到程爸爸的標準。但我沒想到程爸爸居然就放下眼前的工作,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跟我談「論文」這件事。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程爸爸那麼自豪他那本電話簿一般厚的博士論文,在它背後還有著更為深厚的意涵。

其實當天口試完之後,我就已經有一點抓到喬老師跟馬老師的想法,所以立刻下筆增加了兩章的內容。但或許是一方面急著想完成學位這件事,二方面是想偷懶,所以對於「重新架構一個完整的論文內容」這件事我一直很排斥。這也是為什麼我用「附加」的方式增加論文的內容,但卻不願意去更動原本的架構。直到今天又再聽到程爸爸也講了類似的論文方向跟論文的意涵,我才真正對於寫論文這件事有了一點感受。

其實寫論文就像炒菜,怎樣把各式素材揉合成一道美味料理,把發表過的文章當作素材,思考並架構出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程爸爸認為這是培養研究工作者相當重要的一環,當年他寫論文時就是這樣受過老師的磨練,所以他認為指導教授當然應該訓練學生這樣的能力。其實過去BAN一樣會要求我先把文章寫好再給他,只不過是我炒的菜應該很快就進了垃圾桶,然後BAN就會端出一盤他炒出來的美味佳餚。只可惜我一直沒有好好去學、去模仿,卻不該怪老師沒教。當我在指導學生寫科展報告的時候,常常也會推了一次、二次、三次卻進步有限的時候,就會接手學生的素材幫他們把菜炒好。而現在,就是我自己該動手再把所有素材拿來炒過的時候了。

程爸爸提到,這就是整合組織的能力。研究工作的細節、做法跟結果我們都已經了然於胸。如何把這些資料整合,這是其一;而整合後的結果,位在整個知識架構的那個位置,這是其二。程爸爸把後者稱之為「視野」。一位「歹命」的流浪博士後研究員,因為找不到工作,所以四處流浪當博士後,卻一一覽盡各家之美。當一位年輕學者對他炫耀一件新發現的珍貴標本有些甚麼特徵時,他老兄看見的卻是這標本在演化與大區域環境上的意義,這就是視野的高度不同。

毫不諱言的是,在我的文章中,提出高度最高視野的人,就是BAN。他總是能把我們的研就結果,擺放到一個完全超乎我想像之外的高度。程爸爸說,這種視野是來自於窮讀書卷,我當然不可能一蹴可幾,但我有個厲害的老師,至少他讓我看見了他看見的高度。而我過去一步一步所走過來的學習過程,方法、理論、模型,都是我未來要看得更遠的重要基礎。不急,但眼前我應該先好好感受一下BAN帶給我的視野,好好學習。

聽完程爸爸的話之後,我立刻就下定決心要重新把我的論文再審視一遍,就算只是排列組合外帶一點加油添醋,我也希望這份論文能夠有個完整的架構和邏輯。藉助BAN的高度,讓我的視野也能夠提升。而且寫作本來就是我的興趣與自豪之處,如果我把這麼重要的論文都草草了事敷衍過去,在我筆桿裡(還是指尖中?)的精靈,一定也會棄我而去的吧!

多給了自己最多半年的時間,此刻的心情並不會覺得可惜或是著急,反而有一種踏實、安心的感覺。原來我陣子心虛的情緒,就是因為我沒有好好完成這份論文而來。知道該怎麼做之後,未來不管做得好不好,我都要盡力去完成它,給自己一個交代。

相關文章:
我的口試通過了!但請不要叫我周博士…
博士論文到底要寫些甚麼啊?
好久不見了,程爸爸~
斌哥要退休了!(淚~)
沒有BAN在的日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