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到底要寫些甚麼啊?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而我的指導教授回答也很妙。

小洪:「不知道,我還沒有博士生畢業過。」

BAN:「越簡單越好,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要浪費時間搞『那玩意』~」

結果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恐怕有很多根),我決定把我的兩篇JGR(SCI論文)寫成中文!

是的,我原本以為很簡單。結果,我錯了!!!

總而言之,我花了一個禮拜才剛寫好第一篇,現在一整個東摸摸西摸摸不肯開始寫第二篇…

—————————————————————

也許有人會問,博士論文不該是一部「巨著」嗎?是的,不過那是以前。

相較於過去就算博士論文內容多麼精彩豐富,沒寫成文章投稿到期刊登出來也是白搭。所以現在理工科系有很多系所直接要求畢業生要有SCI論文,藉以提昇學校的著作數量。博士生非得拼死拼活搞出一、兩篇SCI論文才能取得畢業的門票。但現在問題來了,最精彩、重要的研究成果當然都寫在文章裡,登上SCI了。那…論文到底要寫甚麼?

聽過最囂張的,寫一頁中文摘要,把登上期刊的英文文章貼後面,交差,了事。結果就有口試委員抵死不簽名,說那不叫論文!最常聽到中肯的做法,是寫一篇中文簡介,然後把登上期刊的英文文章貼後面,這樣似乎比較有份量。

老實說,研究結果可以發表在SCI期刊上已經是最好的發表管道了,硬要寫(或是應付?)一份中文的論文到底意義何在我也不懂。是真的有人只看得懂中文,需要我們寫成中文?還是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卻一直這樣做?

像我申請口試的時候要填寫口試委員名單和口試委員的戶籍地址,系辦小姐於是幫我從電腦中一一搜尋出每一位老師的資料,複製、貼上、然後列印給我。我得要「在當場用手抄」!我可以理解這些資料不宜外洩,但要我用手抄會不會太好笑?不能電腦勾一勾就變成一份口試委員名單暨資料表嗎?

總之,這世界實在太奇妙了!

———————————————————————–

*曾經有朋友問我「何謂SCI」,簡單來說就是期刊內的文章越常被引用的,就表示他的影響力比較大,那麼這本期刊的SCI指數也就會比較高。而SCI指數有個列表,有被列入的期刊,才是屬於SCI期刊。

維基百科的中文說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