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臺大教育學程,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經歷這些年來在教育工作上的點點滴滴,不時地還是會回想起那一段──學程修課、學校參觀、課堂試教、學校實 習、以及教師甄試等等,一切都彷彿昨天才發生似的。回顧最初引領我們踏進教學領域的臺大教育學程,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啊!
上個月,我們這批第一屆從教育學程畢業、實習的老師們辦了一個聚會,闊別多年之後的再次重逢,發現大家少了當年剛畢業時的青澀,換上了幾 分穩重而成熟的面孔。大部分當年的同學,現在都已經是各個學校重要的中堅份子;少數進到了高等教育的殿堂繼續深造;當然也有同學離開了教職,開創另一段不 同的新生活。唯一不變的,是當年草創時期培養下來的革命情感,迄今還一直緊緊地連繫著我們每個人。
我們這屆都是在教育學程中修了兩年課,且第一批跨出校門開始實習的夥伴,當年的一切都是「第一次」──我們必須自己解讀法規、擬定實習的 方式和評分辦法、辦理研習進修活動、到最後請領教師證。不知不覺間,大家不只是一起修課的同學,更是患難與共的夥伴。因為教育學程的關係,帶領我們走向了 教育這條路,也拉近了我們這些原本素不相識的一群人,彼此牽絆。而教育,則是我們一直以來最有興趣的共同話題。
教育,對我們這群人來說,絕對不僅僅是「一個職業」這麼簡單的意義。怎樣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怎樣傳遞重要的人生價值、怎樣推動學校行政 的變革,是我們每天不自覺在做的事。我們重視學生的想法和反應,我們關心教育的環境與政策的改變,這些是我們腦袋裡揮之不去的教育理念,當然我們更關心臺 大教育學程中心一屆又一屆培育出來的學弟妹們,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來自這裡。
回想在教育學程兩年裡所受到的影響,只可以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大多是不曾接觸過教育方面的課程與思維。於是課 堂上老師不是「直接」告訴我們:不應該體罰、要讓學生主動學習。而是透過同學間面紅耳赤的爭辯、實際在講臺上賣命引誘臺下興趣缺缺同學的練習,一次又一次 思考與創意的激盪,讓我們對教育工作不單只是滿腔熱血,還有滿腦子的怪主意和新點子迫不及待想要拿學生來試驗。這就是具「臺大風格」中學教師的產生。
「成就感!」是我們到今天為止還留在講臺上最簡單的理由。但是來自學校、班級和學生的工作挑戰不曾停止,繼續奮鬥當然是一種態度。不過這 次同學會我們也聽到了不同的想法,就是「當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的時候,失去對手的鬥士會開始尋找新的戰場」。於是我們有人開始想要把視野伸向教育之外的領 域,也有人把眼光從教室裡的教育工作轉移到更廣泛的社會教育領域。總之,不願意安於現狀是我們共同的特徵。
當老師,你想要當個甚麼樣的老師呢?這是我們一直在問自己的問題。到今年為止,和我們一樣經歷過教育學程中心洗禮的同學,應該早已經超過 千人以上。我們非常希望有機會,能把各位和我們這些老骨頭之間的交集拉近。你可以感受到我們一直在校園裡尋找「我們這種老師」的眼光嗎?對於還沒有進入教 育學程的臺大同學,我們也一直在努力使教育學程的理念往外推展,為什麼一定要當老師的人才能學教育、懂教育呢?為什麼我們要眼見臺灣校園裡沈悶的環境還繼 續默不作聲呢?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對著你們大喊──「加入我們吧」!
當老師,絕對不是「一個穩定的工作」而已,就像每個孩子的成長,是所有爸爸媽媽必定目睹的奇蹟一樣。在教室裡,學生偷偷複製老師的一個口 氣、一個聲調、一個觀念、一個態度,然後伴隨他一輩子的人生價值,這何嘗不是更偉大的奇蹟呢?老實說,現在中學的校園裡,像「我們這種老師」還是少數中的 少數,孤單的感覺是我們共同的心情。聽到臺大教育學程報考的人數驟減,讓我們揪著心很難以釋懷。社會的現實是短暫的,希望我們臺大人對教育的理想與熱情能 夠不滅,對於我們這些走在前面的人來說,感受到背後支持的力量,就是最重要的依靠。
註:作者為臺大第一屆實習教師,該屆實習老師總共35人,目前仍有30人刻正擔任教師工作,其他人也大多從事教育相關工作或進修。
刊登於:【2006/12/20 臺灣大學教育實習輔導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