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象來了!–我們要如何得知地球過去的氣候?

方法,就像推理小說理的偵探一樣,我們要利用殘缺不全(甚至有時候還互相矛盾)的蛛絲馬跡,來重建犯案現場。所有的推論,並不一定正確,而且,當有新技術或新證據被發現的時候,我們就要修正原本的推論。我常常說,要瞭解過去地球的歷史,就像是在玩個一千片的拼圖,你得要用手上僅有的三、四塊拼圖(甚至是破破爛爛的),去想像全部拼起來的拼圖,大概會長成甚麼模樣。這,就是研究地球歷史的方法!

打從地球形成以來,地球的氣候就一直不停地在變動著。根據不同的時間尺度,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證據與記錄,看到地球不同的氣候變化特徵。但是受限於地質記錄的殘缺不全,我們要瞭解越久遠之前的地球歷史,證據就越難找到,也越是殘破。所以距離我們今天生存的年代越接近,我們就能夠擁有越完整詳盡的氣候資料。

例如圖一就是一張自地球形成以來的氣候變化紀錄,我們可以發現,在地球歷史的越早期,氣溫變化的曲線就越平滑;但是越接近今天,氣溫變化得就越顯著。這並不是說,今天的地球越來越「激動」了,而是我們能夠掌握越久遠以前的氣候資料越少,所以地球形成當時的氣溫估計,可能是數百萬年、數千萬年、甚至是數億年的平均(而且誤差可能還很大)。但是越接近今天,我們就可以有越詳盡的資料,把細微的變化表現出來,才會造成「地球氣溫變化好像變劇烈了」的樣子。


圖一 地球自形成以來的氣候變化,左邊是時間尺,單位是百萬年前。中間曲線代表全球平均氣溫的高低,往右表示熱,往左表示冷。最右邊的地圖,則代表地球當時的陸地、海洋分佈狀況。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四次最寒冷的年代(藍色箭頭)。而目前的氣候,相對地球的歷史來說,就是其中比較寒冷的時期。(資料來源:http://www.ruf.rice.edu/~leeman/GeoColumn.gif)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沒有人類的紀錄,我們要怎樣可以得知地球過去的氣候記錄呢?就像是我們在地層裡尋找生物化石一樣,地層中不同種類植物(例如寒帶植物或熱帶植物)的花粉化石,就可以提示我們當時的氣候型態。還有樹木年輪的化石,以及成長過程類似的珊瑚化石,都是我們重建過去氣候紀錄時的重要證據。但是,由於陸地上的風化、侵蝕、甚至是造山運動,都會使得原本就不甚完整的紀錄更見殘破,平添許多研究上的困難。

想要更完整的氣候資料,就往海裡面找吧!海洋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穩定又持續的沈積作用,累積下了完整又連續的氣候資料。我們藉由海洋沈積物中,浮游生物的化石成分裡,氧18同位素的含量變化,可以重建出過去地球表面冰川體積的多寡,進一步推算地球的溫度。像是上次我分享給大家的「地球的氣候—甚麼是冰河期?」文章中,有張過去四十五萬年來,地表冰原體積變化的圖,就是根據這樣的資料所得來的。

曾經,來自海洋的紀錄,就是全世界研究地球歷史上氣候變遷最好的工具!不過,自從1990年代開始,當科學家跑到格陵蘭去鑽了一根「冰棒」出來之後,我們就有了更好的證據。究竟這根冰棒有何神奇之處?他可以告訴我們甚麼故事?以及他究竟記錄下哪些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呢?很有趣,下次再講。

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陽的熱度大約只有今天的70%,但二氧化碳的濃度卻高達90%以上(今天只有0.03-0.04%)。因此可以想見,地球剛形成的當下,天氣應該還是蠻熱的。之後隨著綠色植物的出現,二氧化碳漸漸被光合作用所利用,以及海水的溶解和生物製作碳酸鈣的外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於是漸漸降低,一直到今天這樣的水準。

One thought on “長毛象來了!–我們要如何得知地球過去的氣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