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半徑有六千多公里,但是我們能夠下潛到最深的海溝只有11公里,挖到最深的洞只有12公里多。換句話說,整個地球裡面究竟是什麼、溫度有多高、及如何運動等問題,從來沒有人可以「親眼看見」!直到最近這幾十年,倚靠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間接獲得許多來自地球內部的資訊,才得以嘗試揭開地球內部的神秘面紗。科學家們提出板塊構造理論,一一解釋地球表面地震與火山的活動、深邃海溝與高大山脈的地形成因。看似合理的推論,卻不停受到新證據的挑戰,不斷持續的科學爭辯,正是這門科學最吸引人的地方。
這一系列「深入地球、深入探索」的科學講座,邀請五位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針對地球內部與板塊運動的研究領域,提出研究歷史回顧及最新研究展望的講座。搭配研究論文的閱讀,讓觀眾可以更深刻感受科學探究的精彩過程。有別於一般科學普及的演講內容,是個具有深入思考與科學辯證的講座活動。
本系列講座活動共有五個場次,每個場次都有獨立的內容,但是都圍繞在相近的科學主題上。五個場次的活動分別是:
場次一 地球內部的熱、壓力、與熱對流 中研院地球所譚諤研究員
從地球物理的理論與數值模擬,探討地球內部可能的溫度結構與物質狀態,進一步推論地函熱對流的模式,以及地核的物理狀態。
場次二 從高溫高壓的礦物實驗,看地球內部組成礦物的物理與化學特性 中研院地球所謝文斌研究員
根據高溫高壓的礦物學實驗,驗證地球內部物質的物理與化學特性,並推論地震波觀測結果的可能成因,協助地球物理理論模型的建立。
場次三 利用地震學的方法,看板塊運動的動力來源 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林佩瑩研究員
以地震學的觀測結果,分析地函熱對流與板塊運動方向的相關程度,並進一步探討板塊運動的動力來源。
場次四 化解台灣構造上的爭議 中研院地球所郭本垣研究員
根據新的地震學觀測技術及方法,重新檢視臺灣的板塊構造活動與演化歷史,並提出新的挑戰。
場次五 從隕石研究看地球與太陽系的起源及演化 中研院地球所李德春研究員
地球核心是目前地球內部唯一無法獲得任何直接標本的區域,唯有隕石的研究讓我們可以另闢蹊徑。但隕石的研究不只告訴我們地球內部可能的成分,更隱含地球演化與太陽系起源的珍貴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