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大地 – 第五章  恐龍的起源

  恐龍的起源仍然是一個待解之謎。大部份古生物學者認為它們直接的或者間接的演化自三疊紀早期或中期的祖龍類。有一派學者堅信恐龍的三個目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型,而且是由單一的槽齒類族群演化而來。另一派則宣稱恐龍是由三疊紀早期或中期的槽齒類演化成二個系譜家族。Norman在1985年提出最早祖龍類顯然生活在高原地區,是一種小型的中型的食肉類。這些祖龍類發展不同姿態,以便更為敏捷的奔跑移動來捕捉獵物。這樣同時給它們一個機會成長為大型的掠食者。當這種掠食者經由發展出直立的姿態,使其四肢直接銜接在軀體正下方時,能改善其移動的行為,它們就具備了快速奔走的潛力。對捕捉獵物而言,速率特別重要。而最高的速率將會經由使用碩長的後肢使軀離地而撐起;前肢抬舉起來,而使用尾巴做為平衡之用而能夠有效的達成。整個體軀將會以腰帶做為轉折樞紐,而發展出改進的構造型式。而這些發展過程,推算在中三疊紀早期演化完成。

  最早的祖龍類形貌將會非常近似於派克鱷類。在派克鱷中,頭骨相當碩大,牙齒深埋具有非常尖銳的鋸齒邊緣。同時在眼眶之前頭骨前方有一個眶前開孔。這個特徵與恐龍類相類似。派克鱷是一種小型的槽齒目類,以四足匍匐爬行。他的後肢比前肢要長,同是具有一個長而強健的尾巴。它是極為活躍的掠食者。推定在晚三疊紀的早期(大約二億零五百萬年前),類似派克鱷的一支祖龍類必然演化發展出第一隻食肉的恐龍老祖先。

  (插圖146,14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