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大地 – 圖說

本網站並無提供相關圖片。

圖1.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龍形飾物,發掘於內蒙古自治區。它顯然呈現了史前龍的標準原型。

圖2.座落於北京北海公園內的九龍壁雕飾。

圖3.西晉時代於四川省,出現在武經中的〝龍骨〞描述(錄自華陽國誌)。

圖4.恐龍的演化系譜(A),與恐龍的分類(B)。

圖5.各類的恐龍化石:包括恐龍骨骼,恐龍蛋,胃石,足印化石及恐龍皮膚化石(?)

圖6.中生代陸相岩層剖面出露於雲南,侏羅紀早期(A),四川盆地,侏羅紀中期(B),與蒙古戈壁的白堊紀地層(C)。

圖7.中國恐龍化石的分佈圖:(1)侏羅紀早期的原蜥腳類──祿豐龍動物群;(2)侏羅紀中期的蜥腳類──蜀龍動物群;(3)侏羅紀晚期的蜥腳類──馬門溪龍動物群;(4)白堊紀早期的鸚鵡嘴龍──翼龍類動物群;(5白堊紀晚期的鴨嘴龍類──泰坦巨龍動物群)。 

圖8.祿豐盆地侏羅紀早期的出露岩層剖面。

圖9.祿豐盆地四季如春,植生常綠。特有植物仙人掌生長於祿豐群的紅色

   地層中(A)恐龍遺骸發掘於祿豐盆地(B)。

圖10.在祿豐盆地中挖掘恐龍的化石。

圖11.一座嶄新的恐龍博物館設立於祿豐盆地中。

圖12.出露在祿豐盆地岩層中原位的一具祿豐龍完整骨架。

圖13.祿豐盆地中祿豐龍動物群復元圖(侏羅紀早期)。二隻祿豐龍凝視二隻小型食植物類的法布龍,一隻小型鱷類爬出池邊,伴隨一隻狐狸體型大小的三列齒獸類的卡氏獸,同時一隻分椎目的兩棲類爬行在水塘邊。〝三列齒獸〞的名字源自卡氏獸牙齒的構造型式而來的。

圖14.中國郵政電信院於1958年發行的紀念郵票,彰顯向群眾陳列展示的中國首次復元裝架完成的許氏祿豐龍。這也是中國首次在郵票中出現恐龍的形象。

圖15.許氏祿豐龍的骨架。巨型祿豐龍也是一種食植物性恐龍,是較為大型壯碩的原蜥腳類,大約比許氏祿豐龍體型大三分之一。頭顱較為壯碩,具有厚重的鼻吻構造。它的前肢較後肢略為短小,但是推測移動笨拙。

圖16.發掘自祿豐盆的巨型祿豐龍骨架。

圖17.祿豐恐龍博物館新近挖掘的一具原蜥腳類恐龍頭骨。

圖18.中國兀龍(近蜥龍)骨架。

圖19.發掘自貴州省大方盆地的一具中國兀龍(近蜥龍)的頭骨。

圖20.在野外現址挖掘一具幾近完整的雲南龍骨架,顯示部份骨骼已經自易門縣的下部祿豐組地層中清理出來。

圖21.一具幾近完整的武定昆明龍骨架發掘自雲南省武定盆地,為亞洲最原始的蜥腳類恐龍,屬於侏羅紀早期。頭部為複製的。

圖22.一具不完整的。三疊中國龍的上頜骨。

圖23.發掘自下部祿豐組地層中的中國雙棘龍之骨架(A)與頭骨(B)。

圖24.一具隻棘龍與雲南龍在爭鬥中負傷而亡,成雙掩埋在一起。

圖25.大地龍的下頜骨殘骸。

圖26.美國猶它州的國家恐龍紀念館。

圖27.加拿大阿爾伯特省的恐龍公園。

圖28.中國自貢恐龍博物館各式恐龍骨架的展示大廳。

圖29.在1980年挖掘大山舖恐龍化石地點(A),以及在大山舖地點侏羅紀中期出露的岩層(B)。

圖30.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中國西南的四川省,在1987年設立開放。它是亞洲第一個專門恐龍的博物館,建立於恐龍埋藏的地層之上,為典型的現址博物館。

圖31.自貢大山舖現址的恐龍遺骸挖掘工作。

圖32.長頭狹鼻翼龍的頭骨部份。屬於原始型的翼龍類,是一種生活在湖邊食魚類的中型翼龍,大約體長1公尺,具有狹長低平的頭骨,在上頜中具成列長而鈍的牙齒。

圖33.一具扁頭中國短頭鯢,短而寬闊的頭骨,它屬於迷齒兩棲類,其外鼻孔幾乎愈合,而眼眶位於前方,不具耳缺刻及扁平狀突起。

圖34.侏羅紀中期準噶爾盆地中挖掘恐龍遺骸。

圖35.裸露在四川盆地中東南隅的下部下沙溪廟組地層。岩石包含了成三明治夾層的厚層灰色砂岩與上下之紫紅色泥岩。

圖36.在大山舖地點部份挖掘裸露的李氏蜀龍骨架,其中背脊骨,腰帶,部份的尾部及後肢保存完整。

圖37.李氏蜀龍的完整頭骨。

圖38.三具不同年齡成體的李氏蜀龍骨架。

圖39.巴山酋龍的復元骨架裝置,它極為壯碩,上下頜具有大型似匙狀的齒列,很像是歐洲的似鯨龍,在這具骨架中,頭骨,肩胛骨與?正在進行裝架。

圖40.發掘自大山舖地點的酋龍破碎不完整的頭骨。

圖41.天府峨嵋龍的復元組裝骨架。

圖42.天府峨嵋龍的尾椎尖端接合形成骨質的尾錐,可能用來作為攻擊的武器。

圖43.一具建設汽龍復元的組裝骨架。

圖44.曉龍是一種體長約1.2到1.7公尺的小型鳥腳類恐龍。

圖45.一具完整的曉龍頭骨。

圖46.部份挖掘出土的太白華陽龍骨架。

圖47.一具太白華陽龍的頭骨。

圖48.太白華陽龍復元組裝完成的骨架。

圖49.出露於準葛爾盆地中侏羅紀中期的五家灣組地層。

圖50.1983年於五家灣地點挖掘巧龍。

圖51.蘇氏巧龍是一種小型的蜥腳類恐龍,挖掘自新疆,準葛爾盆地,屬於侏羅紀中期。

圖52.將軍廟單脊龍之頭骨(A),骨架(B)與挖掘進行情況。

圖53.四川盆地出露的侏羅紀晚期岩層。

圖54.中國恐龍研究先驅楊鍾健與趙喜進於1964年正在研究馬門溪龍。

圖55.合川馬門溪龍發掘於1957年,經由四川博物館與重慶博物館合力花費三個月才將整個骨骸挖掘出土。

圖56.合川馬門溪龍發掘於1957年,掘自四川省,合川縣,這種巨型蜥腳類長達22公尺,站立到肩部達4公尺高。頸部有19個頸椎骨,較任何其它恐龍都多,其頭與頸部合起來為體長的一半。其頭部是依據梁龍類複製的,它將為新近發掘較完整且正確的頭骨所取代。

圖57.上游永川龍的完整頭骨,可是馬門溪龍動物群中最大型的食肉類。這種大型食肉類恐龍經常獨來獨往,盤據在其自身的領域之內。它們的獵物通常為小型動物,像是鳥腳類恐龍,但是它們也可能突然攻擊相當大型的劍龍類或者老弱的蜥腳類,像沱江龍以及馬門溪龍。

圖58.發掘於四川省永川縣上游水庫,第一具上游永川龍部份出土的骨骼,缺失了前肢及尾部的尖端部份。骨架側臥頸部後伸,頭骨位在背脊頂部。這種姿態經常出現於大型食肉類恐龍化石的埋藏狀態(A).1977年,楊鍾健與本書作者研究永川龍骨架(B)。

圖59.1986年,自貢恐龍博物館於自貢附近,和平地區挖掘到一具新種,幾近完整骨架的永川龍。

圖60.一具四川龍骨架復元,發掘自侏羅紀晚期的自貢附近五家壩地點。頭骨是根據北美洲的異特龍複元的。

圖61.多棘沱江龍的骨架複元。發掘自四川省,自貢附近的五家壩地點。

圖62.一具新的沱江龍標本發掘於自貢附近的和平地區顯示一對肩部骨皮位在肩胛骨附近。

圖63.一塊沱江龍的皮膚化石殘片。

圖64.江北重慶龍的複元骨架。

圖65.四川盆地侏羅紀晚期的恐龍族群。圖中描繪湖邊的動,植物相──一隻大型食肉類永川龍正凝視三隻大型食肉類的永川龍正凝視三隻大型食植物性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與峨嵋龍),同時一隻小型,像狗大小體型的鳥腳類(鹽都龍)正從湖邊倉皇而逃。

圖66.?(缺說明)

圖67.準葛爾盆地中含恐龍遺骸的出露岩層。

圖68.1983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古脊椎動物研究所(IVPP)於準葛爾盆地將軍廟附近從事挖掘恐龍遺骸的艱辛考察任務。

圖69.發掘自將軍廟地區石樹溝組的硅化樹幹化石。

圖70.將軍廟戈壁地區

圖71.一具大型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在準葛爾盆地經由中加恐龍挖掘考察隊發掘。

圖72.一具幾近完整骨架的董氏伶盜龍(?)發掘自準葛爾盆地。

圖73.(缺照片)

圖74.存放於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一具不完整的盤足龍。是為中國第一具命名的蜥腳類恐龍。化石採自山東省蒙陰時為1923年。

圖75.出露於山東省蒙陰縣寧家溝蒙陰群的岩層。盤足龍即採自這個地點。

圖76.一具遼西朝陽龍的頭骨(A),以及一隻原始型角龍,發掘自甘肅省早白堊紀晚期地層中(B)。

圖77.白堊紀早期,中國及其鄰近地區的古地理圖。

圖78.新疆鸚鵡嘴龍骨骸。

圖79.中國鸚鵡嘴龍的骨架(A)與頭骨(B)。

圖80.從馬鬃山地區,經由絲路恐龍考察計劃發掘的鸚鵡嘴龍骨架,含有胃石。

圖81.魏氏準葛爾翼龍是了解最深入的翼龍類(包括有超過30個個體被挖掘研究),它兩翼展開達3.5公尺,在頭骨中間有突起的頂脊,上下頜牙齒退化稀少,前啄沒有齒列。它的牙齒很像是鱷類,粗鈍可能以掠食貝類為食,它們生活在大湖畔,有些古生物學者推測準葛爾翼龍也可能捕捉魚類為食。復元的骨架是挖掘自白堊紀早期的準葛爾盆地烏爾禾江地區,兩翼展開達3公尺,它尾部及後肢是複製的(A)圖B顯示準葛爾翼龍的古生態復元圖。

圖82.複齒湖翼龍是一種較小型的翼龍類,兩翼開展不超過1.5公尺,也是發掘自準葛爾盆地的白堊紀早期地層中。

圖83.石油克拉瑪依龍是一種大型的食肉龍類,僅僅發掘一些骨骼的殘骸,像是圖中挖掘自準葛爾盆地的下頜骨骼部份。

圖84.烏爾禾龍的骨板,它較侏羅紀劍龍類的骨板要長而狹窄的多。

圖85.挖掘自新疆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紀早期的烏爾禾龍屬於劍龍類,圖中骨架為腰帶與?骨部份。

圖86.阿拉善戈壁與沙漠景觀。

圖87.195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明鎮教授與A. K. Rozhdestvensky於挖掘考察途中。

圖88.1960年,中蘇古生物考察隊在阿拉善戈壁紮營進行挖掘工作。

圖89.1960年,中蘇古生物考察隊在內蒙古戈壁(Irdin Manha)採集化石。堆土機除化石地點的上覆岩層(A),以及考察隊成員(B)。

圖90.展示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的原巴克龍的復元骨架。

圖91.展示在內蒙古博物館中的查干諾爾龍復元骨架(1991年命名)。

圖92.中瑞在內蒙古阿拉善Uh Tokhoi紮營考察,並進行挖掘工作(圖片由瑞典民族學博物館Folke Bergman提供)。

圖93.Bohlin在內蒙古Urad Hougi的Tebch地區採集脊椎動物化石。

圖94.中瑞西北科學考察隊發現到Ulan Tsochi。

圖95.1990年中加恐龍考察計劃研究隊重回內蒙古Ulan Tsoch地點。

圖96.發掘自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紀早期的鸚鵡嘴龍頭骨(A)及不完整的骨架(B)。

圖97.一具幾近完整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中國鳥腳龍〞採自鄂爾多斯盆地,正由Russell與董枝明命名描述中。

圖98.採自鄂爾多斯盆地中幾近完整的鳥類化石。

圖99.一個不完整的慢龍類下頜骨──阿拉善龍採集自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紀早期的地層。它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慢龍類。

圖100.阿穆爾滿洲龍標本陳列在俄羅斯列寧格勒地質博物館中。

圖101.著名的滿洲龍是屬於鴨嘴龍類,發掘地點位在黑龍江省嘉陰縣的龍骨。

圖102.化石挖掘地點(A)位在黑龍江邊(B)。

圖103.一具滿洲龍的復元裝架標本,它是扁平頭顱的鴨嘴龍類大約體長7公尺,是在1976年由黑龍江省博物館挖掘修復的。

圖104.青島龍挖掘地點──山東省萊陽縣平頂。

圖105.棘鼻青島龍的復元骨架(A)及其頭骨。

圖106.楊鍾健於1957年正在審視棘鼻青島龍。

圖107.挖掘到山東龍的地點──山東省諸城縣龍骨澗。

圖108.巨型山東龍屬於大型鴨嘴類,是在1964年發掘於圖中地點。

圖109.山東龍復元骨架現今存放在北京地質博物館。

圖110.巨型山東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鴨嘴龍類,體長達15公分(A),部份骨骼存放在諸城縣博物館中(B)。

圖111.中亞考察隊在蒙古戈壁地區紮營進行挖掘工作。

圖112.內蒙古二連浩特地的依倫 Dabasu組地層。

圖113.發掘自二連浩特依倫 Dabasu組地層中一隻巴克龍的幼年個體復元骨

架。

圖114.一具巴克龍的頭骨(A)及復元骨架(B)。

圖115.陳列在內蒙古博物館中的一具古似鳥龍復元骨架。

圖116.出露於吐魯番盆地的白堊紀地層。

圖117.火焰心鄯善龍的頭骨及骨架復元。

圖118.出露於南雄盆地的南雄組地層。

圖119.一具不完整的短棘南雄龍的骨架,其中頭骨,四肢及尾部缺失。

圖120.南雄小鴨嘴龍的下頜骨。

圖121.採自新疆北部Fuyan縣的牙克煞龍下頜骨。

圖122.中加恐龍聯合考察隊於1986年探險北極圈的Helborg島。紮營帳棚兩國國旗飄揚。

圖123.1989年於Helborg島,經中加恐龍聯合考察隊發現一處脊椎動物化石地點。

圖124.1987年中加恐龍聯合考察隊紮營於準葛爾盆地將軍廟戈壁(A),1986-1990年於中國的考察挖掘路線簡圖(B)。

圖125.中加考察隊在將軍廟發掘到一具蜥腳類恐龍化石,圖中照相者為加拿大Royal Tyrrel博物館的Philip J. Currie博士。

圖126.一具幾近完整的中國伶盜龍骨架採集自將軍廟地區。

圖127.一群小型的繪龍(總共8個個體)發掘在它們的死亡墳場區域。

圖128.位於巴音札克的Djudokhta組地層含有紅橘色膠結不佳,通常不具層理的砂岩。有些砂岩層具鈣質成分膠結極佳。

圖129.出露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期的巴音曼大湖組的地層。

圖130.一具幾近完整的原角龍發掘自巴音曼大湖組的地層中。

圖131.一具極小型的繪龍連同頭骨保存,於1988年夏季採集自內蒙古。

圖132.一具極小型繪龍在巴音曼大湖地點採掘自一大塊礫石之中。一群中加恐龍考察隊成員正興奮的研究中(自左方分別為候連海,董枝明,Philip J. Currie, 李容,趙喜進與Dale A Russell)。

圖133.中加恐龍考察隊成員正在巴音曼大湖的堊地中進行挖掘研究工作。

圖134.同上。

圖135.玉門甘肅鳥的部份後肢(A),華夏鳥的完整骨骼(B)以及白堊紀古鳥化石的羽毛標本(C)。

圖136.Sinoichnites youngi是一種三指,二足行走,趾行類的印痕。這種趾印痕很寬廣,長度大約30公分,寬度約33公分。時代據推測為侏羅紀中期或晚期。

圖137.一塊板岩石塊具有熱河龍的足印痕,是由日本古生物學者Endo與Shikuma在1941年研究,化石採集自遼寧省錦州地區。

圖138.裸露在雲南省金陵盆地侏羅紀砂岩中的恐龍足印。

圖139.發掘在雲南省,金陵縣,小河埧地點的足印化石。

圖140.裸露在金陵盆地中恐龍足印化石。

圖141.產自吉林省輝南侏羅紀中期煤層中的張北足印化石。

圖142.發掘自四川省岳池縣侏羅紀晚期的岳池嘉陵足印化石(A)(B)。

圖143.推測由大型三趾型(禽龍類)恐龍所遺留的行進足印化石,發掘於鄂爾多斯盆地的白堊紀早期Chabu Sum。

圖144.發掘自奕平的恐龍足印化石。

圖145.中國所發現恐龍足印化石的分佈圖。

圖146.發掘自新疆Turpan盆地三疊紀中期的槽齒目動物,包括吐魯番鱷(A)與武氏鱷(B)。

圖147.一具完整復元的槽齒目山西鱷。

圖148.恐龍蛋演化示意圖。

圖149.中加恐龍考察隊在1988年,於內蒙古,巴音曼大湖地點所發掘的一窩恐龍蛋。

圖150.六枚採自巴音曼大湖地點的恐龍蛋,在巢中保存有偷蛋龍的骨骼。

圖151.偷蛋龍在孵蛋的寫意圖。

圖152.中國恐龍蛋化石的分佈圖。

圖153.一窩發掘自內蒙古阿拉善白堊紀早期的恐龍蛋。

圖154.發掘自廣東省南雄盆地白堊紀晚期南雄組地層的成窩恐龍蛋化石。蛋個體長達22公分,排列有序圍成隋圓形成三層疊置。

圖155.農民在河南省西峽盆地挖掘恐龍蛋化石。

圖156.發掘於河南省南寧地區的恐龍蛋化石。

圖157.白堊紀結束恐龍大滅絕。

圖158.野外正在挖掘恐龍蛋化石。

圖159.工作人員在戈壁正以石膏塗在恐龍骨骼外緣做成保護層,以便運回實驗室中修補。

圖160.圖中顯示1984年,在準葛爾盆地進行恐龍挖掘工作的各個步驟

(1-4)。

圖161.提供給博物館展示用的恐龍古生態環境復元圖。

圖162.中國恐龍巡迴全世界各地展覽,包括香港(A),瑞典(B),日本(C)及台灣(D)。

圖163.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恐龍研究重鎮。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