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同頻率地震波以及不同震央距與震源深度地震的震幅特性有所不同,因此a和q的決定有許多不同的計算,例如:
1.表面波地震規模(surface-wave magnitude, Ms)–Bath(1981)
震源深度小於50KM,震央距(Δ)20°~160°,週期(T)18-22s的Rayleigh wave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震幅(A)的表面波地震規模Ms:
2.體波地震規模(body-wave magnitude, mb)–Gutenberg(1945)
週期(T)為12秒的P、PP和S波:
3.體波地震規模(body-wave magnitude, mb)–Gutenberg and Richter (1956)
週期(T)為0.1-5秒(主要是0.8秒)的初達P波:
上式主要考慮發生於地表附近的地震,且P波震幅較不受地震發生位置的深度所影響,因此僅受震央距(Δ)大小影響:
由於計算Ms和mb時所觀測的地震波並不相同,因此Ms和mb間大致可以用以下的關係式來表示:
下一頁:常用的地震規模估算-芮氏地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