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與太陽,來自南冰洋底部的氣候記錄

除此之外,TEX86的古溫度紀錄也清楚顯示出過去這一萬兩千年以來五次氣候變冷及變暖的事件(圖三d),特別是在最近一千六百年前到五百年前之間,西南極洲半島的海水表溫有明顯上升,這可能與接受太陽輻射量的變化無關,而是受到較短時間尺度的因素所影響。而對比東、西赤道太平洋的記錄(圖三a,b)顯示,當反聖嬰現象盛行的時候,也正是西南極洲半島鄰近海域的海水表溫上升時期。由此可以推論,在過去這一萬兩千年來,當反聖嬰現象強烈時,由於西風帶增強,加速溫暖的環極深水上湧,於是這個地區的海水表面水溫上升,並使南極周圍冰棚減少。


圖三 百年尺度的氣候變化記錄。(a)東赤道太平洋含沙量(越高表示聖嬰年)紀錄(b)西赤道太平洋海水表溫記錄(c)中緯度南太平洋海水表溫記錄(d)本研究中TEX86的古溫度記錄(e)南極大陸冰芯的氫同位素記錄(f)融冰量。

利用TEX86這個新方法,無疑是讓許多資料空白地區重新獲得生命的特效藥。不過由於是利用海洋沈積物岩心作為研究材料,因此資料的解析度較低是先天的限制。而且從誤差的範圍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方法的精確度仍有相當的改進空間。畢竟氣候變遷機制的複雜度相當高,能夠有多一筆資料,相信對於建立氣候模型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數據。

原始資料:
Shevenell, A.E., A.E. Ingalls, E.W. Domack, and C. Kelly, 2011, Holocene Southern Ocean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west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
Nature, V 470, P 250–25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