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造山帶地區的地形變化通常會與該地區的氣候、降雨、侵蝕之間相關,然而最近的紀錄卻顯示,台灣近年來的侵蝕速率遠遠超過了過去一百萬年來的平均值。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的Peter W. Reiners等人,在美國華盛頓州喀斯開山脈(Washington Cascades)的研究,利用磷灰石(apatite)中鈾釷元素與氦元素比值(U-Th/He)定年結果,比較喀斯開山脈地形高度與年代之間的關係, 由於這個地區的地形起伏主要是由於侵蝕作用引發的地殼抬升所造成,因此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千萬年來此地區平均侵蝕速率約為每年0.1mm,最高與最 低的侵蝕速率則分別是每年0.02到0.33mm。如果拿今日的降雨量分布來看,位於喀斯開山脈西側迎風面的高降雨量,將導致這個地區的侵蝕速率會比喀斯 開山脈東側高上三到十倍。而同樣利用磷灰石中痕跡元素(fission-track)分析喜馬拉雅山(Himalayas)地區的結果顯示,估算近十萬年 來此地區的侵蝕速率則約為每年2到5mm。
相較於台灣大學陳宏宇教授等人針對台灣地區的研究結果顯示,同樣利用磷灰石分析百萬年來台灣地區的平均侵蝕速率約是每年3到6mm左右, 十萬年來的平均侵蝕速率也大約是每年5到12mm左右,結果稍稍大於喜馬拉雅山地區,但是如果根據我們台灣地區一百五十座河流監測系統分析過去三十年來台 灣的侵蝕速率,結果則是非常驚人。在台灣東南側有全台灣最高的侵蝕速率,可以達到每年88mm的程度,其次是台灣中部與西南部的侵蝕速度也將近每年 50mm左右,高出過去的平均值數倍以上。分析這樣的侵蝕速率分布應該與台灣地區地震斷層及颱風侵襲台灣的方向有關,造成地層脆弱以及降雨量較大的區域出 現較高的侵蝕速率。
雖然就地質時間的尺度來看,我們並不能直接將三十年的平均侵蝕速率乘上倍數就等同於台灣未來一百萬年的變化,但這樣的研究結果至少可以告訴我們,台灣今天的侵蝕速率實際上是大得非常驚人的!
參考資料:
Molnar , Peter (2003) Nature, nurture and landscape , Nature 426, p612 – 614
Reiners , Peter W., Todd A. Ehlers, Sara G. Mitchell & David R. Montgomery (2003) Coupled spatial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and long-term erosion rates across the Washington Cascades, Nature 426, p645 – 647
Dadson , Simon J., Niels Hovius, Hongey Chen, W. Brian Dade, Meng-Long Hsieh, Sean D. Willett, Jyr-Ching Hu, Ming-Jame Horng, Meng-Chiang Chen, Colin P. Stark, Dimitri Lague & Jiun-Chuan Lin (2003), Links between erosion, runoff variability and seismicity in the Taiwan orogen, Nature 426, p648 – 651
Burbank , D. W., A. E. Blythe, J. Putkonen, B. Pratt-Sitaula, E. Gabet, M. Oskin, A. Barros & T. P. Ojha (2003),Decoupling of eros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Himalayas , Nature 426, p652 – 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