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GDP、金色GDP

將環境的污染與破壞當作損失,算入GDP之中,可以讓我們評估「賺錢」與「環境」之間的得失。但GDP的數字卻因此變得難看,落入「政治不正確」的冷宮而被冰凍起來。到底何時才會有政府在意環境、在意人民的幸福比在意GDP表面的數字要更多一點呢?

本期商週提到過去十年臺灣GDP上漲30%(扣除物價上漲後為18%),但臺灣受雇員工的薪資僅僅上漲5%(扣除物價上漲後甚至是-4%),所以GDP雖然增加,但大家的收入其實是減少了啊!(詳見商業週刊1158期「誰偷了我的血汗錢!」)

所以這樣的GDP真的能讓我們變得幸福嗎?以下我引用了本期商業週刊的另一篇文章,文章開頭提到法國總統請經濟學家分析GDP背後隱含的意義,然後提到了所謂綠色(環境)與金色(文化)GDP的觀念。或許這樣的觀念,才漸漸接近所謂「幸福的GDP」吧~

以下文章摘錄自「商業週刊」1158期

未來指標》綠色、金色GDP 量化幸福感
製作人:劉佩修 撰文者:楊少強

GDP是國際普遍用來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指標,但這個指標長期來也備受詬病。

甚至連GDP的發明者、俄羅斯裔美國人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也發現GDP的傳統方法有重大缺陷,他在一九三四年表示,「國家的收入並不等於國民的福祉。」

GDP的主要缺陷為何?主因在於它只能衡量在市場成交的商品及服務,未在市場上成交、沒有交易價格者,均無法列入計算。

例如,家庭主婦或主夫做家事的價值,無法反映在GDP裡,它也無法衡量休閒的價值。此外,GDP也沒有考慮外溢效果,也就是某人行為對其他人所造成的負面或正面影響。

例如污染,假設某工廠生產商品出來賣到市場,可以算入GDP,但污染對於環境的破壞卻因為沒有在市場成交而不列在內,而廠商或他人花錢請人清除污染,則因為有在市場成交,亦可列入GDP。只算交易額而不考慮外溢效果,造成「污染越多,GDP越高」的怪象。

GDP主要考量的是「經濟價值」,而不是「經濟福祉」,因此有時會出現GDP高,民眾幸福感卻沒提升的現象,正因GDP有許多缺陷,有不少專家呼籲政府施政時,不能只追求這個指標。

新指標一:綠色GDP扣除污染成本

例如專家提出「綠色GDP」(Green GDP)就是一例,它是把自然資源與環境因素列入考慮後,所計算出經濟活動的成果,也就是把污染或環境破壞所造成的相關成本,從現行GDP指標中扣除。由此來看,綠色GDP的成長通常會比一般現行的GDP成長要低。

例如二○○八年,台灣的GDP成長率是○.七三%,但根據國內主計處編製的「綠色國民所得」,將當年自然資源折耗及環境品質損害所造成的成本從現行的名目GDP扣除,該年台灣的綠色GDP反而是負成長一.六四%。

綠色GDP的概念,也因為「政治不正確」而被政府冷落。

中國大陸曾提出以綠色GDP來取代一般GDP的國家,二○○六年九月該國推出綠色國民所得帳,指出在二○○四年環境破壞造成的成本,占該國經濟規模的三%左右,但隔年這個指標就被放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一篇報導指出,因為「(中國)某些省分在污染調整後的經濟成長趨近於零,」這個指標於是就在官員與學界的反彈下無疾而終。

新指標二:金色GDP量化文化價值

另一個修正GDP的指標就是「金色GDP」(Golden GDP),此為聯合國在二○○○年〈世界文化報告〉(World Culture Report)中提出:「就像綠色GDP一樣,我們也可以編製『金色GDP』,用來衡量文化對人類發展及社會的影響。」因為將文化活動予以價值量化,難度非常高,這個指標目前沒有具體成果,但也反映國際間對GDP的另一種反思。

無論是法國主計處將修正經濟統計指標,或是編製「綠色GDP」與「金色GDP」等呼聲,這些GDP修正指標,都是想把永續性(sustainability)與人民福利(human well-being)列入考量,以補現行GDP指標之不足,更避免政治人物簡化施政邏輯,忽略人民感受,讓政策隨單一指標起舞。

反觀台灣,雖然行政院長吳敦義喊出重視「庶民經濟」,但政策與資源分配,還是往衝高GDP的方向走,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敢像薩科齊般,向GDP迷思說不。

政府的口號與實際行為脫節,正是民眾不滿的來源。現在,該是重新檢討「唯GDP是從」的時候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