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大地 – 第八章 野外挖掘與室內修整、復元裝架

  恐龍的研究,就如同其它自然科學一樣,是依賴於材料與事實的證據。顯然的,恐龍化石不是隨處可得。為了要了解何處能夠找尋得到,我們必須先要了解它們會出現於何種環境與何種地層之中。因為恐龍在它們生存的大部份時間裡遊走在陸地之上,大部份屍首將會被分解,毀滅。偶而的,有些動物或許在水域中或者靠近河塘邊死去,以致被流水攜帶掩埋到河流下游,湖泊之中。更有些時候,它們會被掩埋在沙丘之中,像是今天的戈壁荒漠。在這種沈積環境與沈積物之中,它們逐漸成為化石。因此,我們顯然要去追蹤中生代時期的一些河流相或者湖泊相的沈積物;然後再去找尋出露的剖面岩層能夠保存有恐龍的骨骼化石。在中國,通常我們追尋兩個線索:一個線索是從當地老百姓或者區域地質調查隊人員,向地方文物部門報告有關尋獲化石的資訊;另一條線索就是從地質圖上,分析中生代陸相地層出露的地點以任何以前有關〝龍骨〞化石的發掘報告,古生物學家將組織工作隊往這些地點進行勘查挖掘的野外工作,就如同中加恐龍聯合考察隊一樣的工作,大規模的探險,必須事前有一趟初步的路線試查工作,經由這種初探,才能進一步擬定詳盡深入的挖掘地點之設計。當然,所有計劃最關鍵性的仍然是事前對支助經費的籌措。

  (插圖158)

野外工作──

  在野外考查進行之前,我們需要一個詳盡規劃的考察計劃,並充分了解該地區的氣候與地理環境。這至少包括了三個步驟:第一步,組織一個挖掘勘查隊伍,其中科學家應包括有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與技術人員;第二步,準備妥當營帳裝備,挖掘工具,保護加固與包裝用具,像是熟石膏,捲紙,粗布條以便加固保護化石;第三步與團隊所有人員講授有關勘查挖掘地區的地質背景。所有準備工作就緒,開始出發進行野外挖掘。

採集與挖掘工作──

  若是線索來自當地老百姓,則請發現者引導至確切地點。許多考察都是開往戈壁大沙漠或者高原山脈地區找尋化石。設置基地紮營的地點極為重要,因為類似的考察幾在野外時間都須自給自足,孤立無援的。從基地以步行方式,沿著裸露岩層的下位,峭壁或者河谷開始找尋。一旦骨骼的殘片出現裸露,就必須攀岩而上,確定原來保存的層位地點。一旦發現,可以開始挖掘。最重要的是將化石完整無傷的從岩石中移出,帶回實驗室中做進一步修理工作。對小型化石,很容易自岩石中清理出來;而對龐然大物的恐龍化石通常是破碎而碩大無比的,極其困難挖掘。第一步,先將周邊的岩石清理出來使化石裸露出;第二步,使用快速凝固膠塗抹或者噴在化石上使其強固;第三步,將化石保存的模樣姿態描繪並詳加記錄;第四步,將化石包裹在捲紙中,並且裝於標本袋中。對較大型以及較脆弱的標本則要以石膏外殼外套裝保護妥當。在挖掘恐龍化石工作,最主要的困難在於其龐大的體積。因為難以安全的運送這些骨骼或者頭骨僅在石膏外殼的保護之下,我們通常要使用木製外箱。這種木箱的底和蓋子後裝。比方,從岩層中清理出顆頭骨化石,必需至少從圍岩中清理出部份骨骼露出,以非常稀的膠塗抹在脆弱骨骼上;然後,圍著骨骼,釘一個木製框架,蓋上紙捲,並用熟石膏填充空隙,然後將框架反轉,使化石底露出,剩餘的空隙再填滿熟石膏,並拴上頂蓋。我們在準葛爾盆地挖掘時曾經製作了一個大型木箱,重達8噸。

  (插圖159,160)

  恐龍在中生代結束時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整個族群仍然處於其多采多姿,繁盛的巔峰期,其整個族群遍存全世界,仍然缺少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它們似乎在白堊紀結束前演出最絢麗的一場大戲,然後,消逝的無影無蹤。這個地史上五大生物滅絕事件之一,真是一個突如其來而且神祕傳奇的事件,沒有人真正能一探其究竟。許多科學家研究地史上的這一個事件,而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理論與假說。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滅絕消逝乃持續不停的發生,有些滅絕純然是肇因於生物性的因素,像是生物種之間彼此為食物,生活空間與其它資源而競爭。但是許多的滅絕,或許可以說大部份的滅絕乃是肇因於物理(自然)環境的改變所致,像是氣候的改變,或者由於板塊漂移及海水面昇降變化而造成的地理的改變。假若地球及其物理(自然)環境過去是恆久穩定而未變的,那麼很可能不會發太多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因而,演化變異的速率或許也會減緩。

各種不同有關於恐龍大滅絕理論被提出,然而沒有一個假說能夠被普遍一致性的接受。這些假說基本上可以歸納成兩個主流:第一個假說認為恐龍的大滅絕是歸因於地球之外的大災難所影響,像是隕石慧星的撞擊(天外火球來襲),或者超級的太陽系燃燒結果,這種理論被稱之為〝宇宙災難說〞。這個說法是推測天外火球(慧星或者隕石)穿透大氣圈而直接撞擊到地球表面,破壞了整個溫室效應與生態系。根據這個假說,恐龍的滅絕是快速而完全掃盪式的。前面提到,自然物理環境的擾動對生物滅絕至關緊要。而地球之外宇宙的現象與影響或許間接的改變了氣候型態與板塊的運作。這種類型的撞擊,或許造成大規模的滅絕,使其在撞擊瞬間就增加全球氣溫的急速上昇。隨之而來的,充滿了稀有金屬元素的灰燼瀰漫大氣之中,遮天避日使光合作用停止,也同時阻礙了植物的生長。依賴植物為食的動物將面臨饑荒而死亡,影響所及,使生物鏈上層的肉食性動物面臨困境。當然,在撞擊瞬間,對動物與植物族群而言都是難以形容的大災難。

  直到最近,這個理論仍然難以獲得科學家大力的支持與接受。這個理論必需要致使許多種類生物群體的普遍遭難,同時需要證實滅絕事件是極短暫,瞬間發生的。而那些沒有能夠越過白堊紀界線存活的生物族群,似乎仍然缺乏有力的數據來證實這個情景。

  而另一主流思想是認為仍然強調地球本身因素,而推定恐龍的滅絕事實上是逐漸發生的過程。地質紀錄顯示了,在白堊紀晚期有許多環境改變徵兆。例如:大陸塊漂移裂解;山脈的形成聳立;海水面明顯的降落;氣候逐漸的變成嚴寒。而哺乳動物這時候可能變成為恐龍在生態系中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了。

  在哺乳動物與爬行動物之間一個重要的差異,是哺乳動物為內溫型,能生產自身足夠的熱量維持其一定的體溫;而恐龍(屬爬行動物)無法有這種機制,因此是外溫型的冷血動物。這就是為什麼任何氣溫的變冷將對爬行動物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哺乳動物的影則全然不同。結果,可能在白堊紀結束前,恐龍失去了和哺乳類競爭求生存的能力。一種理論被稱之為過度適應理論,意即在經過非常漫長的時程,恐龍生活在相對穩定狀態下與環境的互動,導致了幾乎全然的適應,因此,伴隨了脆弱而易受損傷的生理結構,這顯露在非常狹窄的生態環境,侷限於某些緯度之內生存的現象。這可是由於器官及機能高度退化所造成的結果。因而,恐龍持續適應於正常生活方式的能力,在碰到中生代晚期條件驟然改變時,它們減弱或者竟至完全失去競爭求生存的能力。所有這些因素,可能直接的或間接的導致恐龍最終在其一億六千萬年的大舞台上謝幕下台。

  (插圖15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