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版
課文解析
1-1 地球的起源與演變(P.6)
每個章節開始的地方,有一段合適的引言是我很喜歡的寫作方式。這裡的引言其實寫得不差,但相較於接下來的課本內容,我覺得本段引言有點不夠「稱職」。具體的改寫建議我寫在把課文分析完之後,希望能讓引言確實展現課文的特色。
1-1.1 太陽系的結構和起源(P.7~P.8)
課文的基本架構是以太陽系的結構(P.7)出發,然後用太陽星雲假說來解釋太陽系結構的起源(P.8),是一個很棒的探究式學習安排。把太陽系現有的構造當作觀察結果,然後提出星雲假說當作一個科學假設來解釋太陽系的形成。可惜課文內容有點缺漏,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受到阻礙。
首先,在太陽系的結構(P.7)課文中,第一句就解釋本段課文在講太陽系天體的「軌道特性」,確實符合本段文字的主要內容。但是當我請同學摘要本段重點時,超過一半學生會寫:行星、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帶和歐特雲。也就是同學對於「構造」兩個字的解讀主要停留在「組成」,而課本想呈現的卻是「分布」,甚至是比分布還更進階的概念-軌道特性。所以這個部分讓學生不容易抓住課文想要呈現的重點,變成需要老師從旁提醒。
接著在太陽系的起源與演變(P.8),課文開頭提到類地、類木行星的分布以及太陽系天體形成時間,應該屬於探究式學習的觀察結果,放在前一段課文內比較合適。本段文字應該直接從星雲假說的假設出發,要開始解釋太陽系結構的可能形成過程,不應該在此匆匆忙忙又插入一些現象的觀察。
接下來課文所敘述的星雲假說內容,其實只有前半段是在解釋上一頁(P.7)的太陽系天體軌道特性。後半段是解釋太陽的形成以及類地和類木行星的形成與分布。若是以這樣的課文內容反推,上一頁的課文若是能加入一句關於太陽的敘述、一句類地與類木行星的構成和分布、和一句太陽系天體形成的時間,就可以解決前面兩項我所提到的課文問題,課文的架構和邏輯就會變得相當完整。
依照探究與實作的架構,若太陽系的結構(P.7)是觀察結果,太陽系的形成與演變(P.8)是假設(可驗證觀點),那前面這兩段之間少了一句「發現問題」,可以加入像是「太陽系這樣的構造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樣的問句。
最後是關於課文的兩個小建議:
太陽星雲受到擾動後開始聚集的這個細節建議不用提,因為這是個需要解釋但課文又沒有解釋的概念,除非課文中願意花篇幅解釋,否則這句話是字面讀不出因果關係的一句話。圖片中還提到課文沒有提到的超新星爆炸,更是增加讀者不必要的負擔,建議加以調整。
歐特雲的軌道特性在前半段觀察現象有提到,但後半段星雲假說卻未解釋,是個漏洞。
教學與學習建議
在教學上,我會先解釋本小節的課文架構,然後再請同學閱讀課文。閱讀課文時:
- 請同學摘要寫出課文所提到的太陽系結構(P.7),以條列的方式呈現。
- 請同學摘要寫出太陽系的形成與演變過程(P.8),以條列的方式呈現。
- 比較課文所提出的假設(P.8)解釋了哪些太陽系的結構(P.7),哪些沒有解釋到。
老師需要補充的部分包括:
- 融入探究與實作的概念,提示同學課文架構包含觀察現象和提出可驗證觀點,並將「發現問題」自行補充進去。
- 太陽系形成和演變過程有部分因果關係需要老師解釋,例如:原行星盤的形成對應太陽系天體大多呈現同一個方向運行之間的關係。
- 歐特雲軌道特性和分布範圍的推論(甚至是名詞解釋),課本的說明不夠,需要老師補強。但建議是不要講太多,因為後半段課文也沒解釋歐特雲可能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