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版地科(108課綱)使用心得與問題

P.6~P.7

A1「比原子還小的次原子粒子」這樣的描述似乎不夠精確,因為接下來出現的夸克、質子、中子和電子同樣是比原子還小,為何他們不稱做次原子粒子?

A1次原子粒子、A2基礎粒子、A3基本粒子,這三個名詞的定義各是什麼?

B1和B2寫到「電子」出現,應該是指同一個時間(10-32 秒),但B3所指的時間(3分)
也寫「電子」出現?

C1寫3分的時候質子和中子形成,C2寫10-6 秒的時候質子和中子形成?

C2寫質子形成,D1寫氫核形成,但質子就是氫核,為何形成時間不同?

E1中用「爆炸」來譬喻大霹靂,但卻沒有用「像是」或「類似」這樣的修辭,容易讓讀者以為大霹靂就是爆炸,無法和日常生活中的爆炸有所區隔,建議還是使用「大霹靂」,或是「類似大爆炸的現象」。

E1文字敘述的順序是:
1.約從138 億年前開始,當時宇宙為一個無限小的點,處於極度炙熱和緻密的狀態,
2.一次爆炸後的宇宙空間急遽擴張,創造了比原子還小的次原子粒子,同時也產生了我們所認知的空間和時間。

導致閱讀後會出現「爆炸前的宇宙為一個無限小的點,處於極度炙熱和緻密的狀態」這樣錯誤的解讀,建議是把「大霹靂」寫在本段文字最前面。

建議改寫如下:
宇宙起源由大霹靂模型為基礎,推測在138 億年前,宇宙形成於一場類似大爆炸的現象,稱為大霹靂。大霹靂發生當時的宇宙是一個無限小的點,處於極度炙熱和緻密的狀態。隨著大霹靂的發生,宇宙產生了我們所認知的空間和時間,空間急遽擴張,也創造了比原子還小的粒子。

2020.09.18我解讀來自翰林編輯部的回應
1.本段課文的時間序列文字描述呈現「交疊」的狀況:
B3和C1所寫的3分鐘是指「3分鐘之內」,而不是「第3分鐘」,所以並不是依照時間依序往下寫,導致前面已經出現電子,B3又寫到電子。
A1提到次原子粒子產生是指大霹靂發生之後,也包括到3分鐘,所以這段時間生成比原子小的粒子是沒錯。

2.質子形成與氫核形成的時間標示不一致:
D1是指質子和中子開始能夠核融合形成鋰、重氫(氘)和氦的過程,但確實沒有考量到氫核就是質子這點易造成誤解,因此結果造成C1敘述混淆問題。

3.關於什麼是「基本粒子」、「基礎粒子」:
A1次原子粒子,應改是指比原子小的粒子,例如:電子、中子、質子、介子、夸克、膠子、光子等,20世紀前、中期被認為的基本粒子。
A2~A3但現在的夸克以及電子被認為是基本粒子,表中題的基礎粒子,應該是要指目前尚無法偵測或分離小於夸克及電子的單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