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那其實是發生在小行星帶的一場「車禍」!

另一個Jewitt等人的研究團隊,則是覺得這顆「彗星」沒有頭(彗核與彗髮)的現象相當可疑。於是他們利用哈伯望遠鏡,發現在長約120公尺且類似「彗髮」構造的前端,存在有一顆小小的星體(如圖二),且其飛行軌道與這顆「彗星」一致。因此Jewitt等人同樣得到結論認為這根本不是一顆彗星,而是一顆小行星在發生碰撞之後,其大小碎片繼續沿著原來軌道前進所形成的景象(如圖三)。推測撞擊發生的時間則同樣是在2009年的2月到3月之間。


圖二:圖中的N就是可能殘存的小行星。類似「會尾」的塵埃,多是源自於AA和BB兩道弧線,那可能是小行星被撞碎的部分。


圖三:隨著時間經過,「彗星」的形狀迅速改變。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天上的星體(特別是小行星帶當中那一大群小行星)是有機會互相碰撞,並且粉碎成小塊。但是類似這種小行星相撞,卻當成彗星記錄下來的例子則是相當罕見。如果我們現在認真地回頭去檢查以前的彗星紀錄,會不會也發現出一些「可能有問題」的彗星呢?不如咱們就先從那些「頭很小」的彗星開始調查吧!

原始論文:
Nesvorný, D., Solar system: Accidental investigation, Nature 467, 792-793 (2010).
Snodgrass, C. et al., A collision in 2009 as the origin of the debris trail of asteroid P/2010 A2, Nature 467, 814–816 (2010).
Jewitt, D. et al., A recent disruption of the main-belt asteroid P/2010 A2, Nature 467, 817–819 (201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