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流圈是甚麼?

由於大陸地區與海洋地區的地殼及岩石圈厚度不同,連帶影響了地底下溫度與壓力的分佈,因此世界各地的軟流圈深度分佈也有所不同。例如下圖就是不同地區的S波速度隨深度變化,下圖A中的顏色可以對應到圖B和圖C的速度變化,實線是大陸地區,虛線是海洋地區;圖B是Kustowski et al., (2008)所發表的結果,其S波的速度變化在深度方向上較為平滑;圖C則是Cammarano & Romanowicz (2007)所發表的結果,其S波的速度變化在深度方向上變化較為顯著。兩個模型略有不同的原因,主要包括了選用的資料、參數化的方法以及壓抑係數的選擇不同所造成。這些結果在Ficher et al., (2010)所發表文章中有完整的回顧與討論。

軟流圈深度

根據定義,軟流圈以上的部分我們稱之為岩石圈。但從上圖可以看出來,不同地區的岩石圈似乎差異很大,特別是在大陸地區。甚至軟流圈與岩石圈的分界到底應該定在哪裡,也都是很有趣的問題。總而言之,希望從這篇說明開始,可以讓我的學生漸漸擺脫「軟流圈就是熔融的岩漿…」的那套說法~

參考資料:
Blatt, H., Tracy, R. J., Owens, B. (2005), Petrology: igneous,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New York: W. H. Freeman), P.147-149.
Barbara, R. (2009), The Thickness of Tectonic Plates, Science, 324, P.474-476.
Kustowski B, Ekstrom G, Dziewonski AM. 2008. Anisotropic shear-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mantle: a global model. J. Geophys. Res. 113:B06306
Cammarano F, Romanowicz B. 2007.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transition zone from physically constrained inversion of long-period seismic dat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9139–44
Karen M. Fischer, Heather A. Ford, David L. Abt, and Catherine A. Rychert,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2010. 38:549–73

8 thoughts on “軟流圈是甚麼?

  1. 今天看到這個影片真的很興奮
    我知道要怎麼演示軟流圈了
    感謝版主的分享

    這種黏土的性質就是超牛頓流體
    可以用玉米粉自行製作
    就用玉米粉加少量的水即可

  2. 现在应该很难知道软流圈里到底是什么,具体的物性是怎么样的。软流圈,我当年的理解就是一层柔性的物质,就像你的黏土一样 🙂

    1. 是啊,地底下摸不到又看不到的東西,真的很難。
      從間接得到的證據推論,總是讓人覺得在隔靴搔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