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飛機飛行的高度(巡航高度),是以耗油程度來決定的,和空氣密度有關,和對流層或平流層無關。
以下資料摘錄自「飛機的構造與飛行原理 (圖解版)」一書。
對流層的高度平均約為12公里,飛機(一般長程航線的民航機)飛行的高度約在10.5-10.7公里左右。也就是說,飛機飛行的高度大致是在對流層的範圍內!
在大氣的垂直分層中,對流層頂的高度會隨著季節及緯度而有所改變。相對來說,夏季時的對流層頂高度要比冬季時來得高,低緯度地區的對流層頂要比高緯度地區的對流層頂來得高。
但是在我查詢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對流層Troposphere和平流層Stratosphere之間是以對流層頂Tropopause為界。對流層內溫度隨高度遞減;在到了對流層頂時,溫度隨高度維持不變;及至平流層時,溫度隨高度降低。但對流層頂並非單一界線,而是具有厚度的區域,因此對流層頂的厚度究竟是:(1)完全算在對流層的厚度、(2)部分算在對流層,部分算在平流層、(3)完全算在平流層範圍內、還是(4)乾脆就獨立於對流層跟平流層之外呢?
這個問題已經獲得解決,請參閱「對流層(對流層頂)高度隨緯度的分佈」。
例如下圖中,明明對流層以上平流層以下,溫度未隨高度改變的範圍很厚,圖中卻只標示其中一小段稱為對流層頂。究竟對流層頂的定義,以及歸屬何在,實在有點令人困惑。
機長表示就是飛在平流層下界~所以拜託不要嘴硬秀下限了感恩
這是一篇老文章了,當時教科書還是把飛機畫在平流層。現在新版的教科書都已經把飛機畫在對流層了,如果你還堅持要飛在平流層,我也管不了你。
下圖是泰宇版高中地科的課本頁面: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oe99nk5.html
內容農場的文章看看就好,不一定都是對的。
我拜讀–>[August]作者 所言:[而在高緯度地區只有7-8 km的(Stratosphere)。厚2公里的(行星邊界層)。]在臺灣要入(同溫層)需15公里600米—>凡是液態者容易沸騰—>而在地的(Stratosphere) 有幾公里呢?(行星邊界層)也是厚2公里嗎…?。
在做規劃的時候會看 tropopause 在什麼地方,然後過程中會提出要求配合負載跟性能平和去提高高度,每個地方的 pause 高度都不同,所以飛機是不是 ”都” 飛在平流 答案應該是不是 ,但是除了極圈航線以外的有沒有機會上到平流層,答案是有機會,可以參考 noaa 的 awc網站,看 high altitude pressure chart
至於巡航高度,其實也沒什麼一般來說,主要是看負載跟引擎的最佳高度是什麼,沿路修正,不過長途航線大約落在 30000ft 以上到 41000ft 左右,私人噴射機有機會更高不過也就是差不多到 50000ft 一下,主要是性能跟增壓問題
同意。
平流層(英語:Stratosphere),亦稱同溫層,位於對流層的上方和中間層的下方。
而單以下方的對流層而言,其上界就不是固定高度的。而是隨地球緯度、季節的不同發生變化。就緯度而言,對流層上界在低緯度地區平均為16-18 km,在中緯度的地區則為9-12 km,而在高緯度地區只有7-8 km。在高緯度的地區,因為地表的摩擦力會影響氣流,形成了一個平均厚2公里的行星邊界層。
所以平流層其下界在中緯度地區,約位於距離地表10km處,在極地則約在8km左右。因此對流層的平均高度並不是12公里。
目前大型客機大多飛行於此層,以增加飛行的穩定度。原因有:
1. 能見度高:地球大氣的平流層水氣、懸浮固體顆粒、雜質等極少,天氣比較晴朗,光線比較好,能見度很高,便於高空飛行。
2. 受力穩定:平流層的大氣上暖下涼,大氣不對流,以平流運動為主,飛機在其中受力比較穩定,便于飛行員操縱架駛,並可節省燃油消耗。
3. 噪聲污染小:平流層距地面較高,飛機絕大部分時間在其中飛行,對地面的噪音污染相對較小。
4. 安全係數高:飛鳥飛行的高度一般達不到平流層,飛機在平流層中飛行就比較安全。在起飛和著陸時,要設法驅趕開飛鳥才更為安全。
請問你說「平流層其下界在中緯度地區,約位於距離地表10km處」的資料來源為何?根據本文中「對流層頂的高度(縱座標)隨緯度(橫座標)的變化」一圖,要到緯度60度,平流層的高度才會低於10公里,和你說的(中緯度地區)明顯不同,所以想請問你的資料來源?
我上次去日本有將飛機上小螢幕顯示的高度拍起來 為12405m 應該是平流層底了吧!不知大家有沒有紀錄過?(在康熹的ch3 ppt裡有此照片)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新千歲機場(夠北邊了嗎?)緯度約為42度。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B0%E5%8D%83%E6%AD%B2%E6%A9%9F%E5%A0%B4
對照文章中「對流層頂的高度隨緯度的變化」一圖可以發現,此處對流層頂高度仍大於14公里高。
不過目前我手邊沒有精確的數據可以對照,也不知道您拍照時的正確經緯度就是了…
板主您好~
想問一下耶…
我上網查了一下…有人說
客機飛行的高度,一般渦輪螺旋槳飛機飛行高度在 一萬至二萬英尺
噴射客機的飛行高度約在二萬至四萬英尺左右
超音速飛機高度在五萬英尺左右。
巡航在三萬英尺是噴射機最適宜的高度。
那麼~~就有上去平流層啦??不是嗎??
對流層的高度平均約為12公里,1英尺=0.3公尺
根據你所提到:
「一般渦輪螺旋槳飛機飛行高度在 一萬至二萬英尺」 約為3到6公里
「噴射客機的飛行高度約在二萬至四萬英尺」 約為6到12公里
「超音速飛機高度在五萬英尺」 約為15公里
「巡航在三萬英尺是噴射機最適宜的高度」 約為9公里
除了「超音速飛機」之外,沒有看見哪一架飛機飛到平流層啊?是換算高度的錯誤嗎?
其實一般國際線的民航客機,最常見的飛行高度應該是在三萬五千英尺,換算高度約為10.5公里,也就是我文章的第一句話…
By the way,謝謝你提供的資料,請問資料來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