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邊界的類型與各種地質作用」學習活動設計

為什麼要設計這個單元?很多老師的回答都是,教起來很無聊,學生大多都會了也不想聽。結果一討論下來,發現大家的設計都有點像,除了使用某一個版本教科書的老師不是這樣設計。

說個題外話,沒想到我們幾個地科老師定期討論課程設計的線上聚會已經持續超過1年了。雖然固定參加的地科老師剩4位,但每個禮拜都有個學習活動設計的討論真的很有意思。其實大家從一開始針對選修課的學習活動設計,到現在「敢」針對必修課做學習活動設計,是個非常大的改變,我也很開心可以跟著大家一起討論。

回到「板塊邊界的類型與各種地質作用」的學習活動設計,其實大部分老師都是以「讓同學整理課本上描述的板塊邊界類型和地質作用,做出一個比較表格」當作學習活動設計。唯一一位沒有這樣設計的老師是使用南一版教科書,因為南一已經把比較表做好放在課本的內容裡面了。

雖然都是做比較表,但是每位老師的設計有一點點不一樣。

我們預期學生要做出的比較表大致長成這樣:

大部分老師的設計是把上表畫給學生,讓學生從課本上找出相關內容,填入表格。

我的設計比較不大一樣,是因為我已經訓練學生做過類似的表格,包括:太陽系不同天體類型的特徵比較、宇宙中不同天體類型的特徵比較、以及地球防護構造的功能比較等等。所以上面那張表我只告訴學生表格左邊列「板塊邊界類型」,上面列「板塊邊界類型的比較特徵」。至於要比較什麼特徵,學生必須自己找出來。

實際進行時,列出表格左側當然是比較簡單的。但如果是第一次叫同學做表格,建議老師還是要教他們。例如「聚合型」還要再分3類的畫法,我的學生是在「行星」還要分「類地」和「類木」時學會的。

「選擇比較項目」這個任務比較難,但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分析與歸納能力。我會建議學生從「重複出現的文字」中找,例如「地震」和「火山」這兩個字會重複出現在板塊邊界的地質現象描述中,就可以拿來「比」。但「褶皺山脈、海溝、中洋脊」這些描述不一定會出現「地形」這2個字,所以「地形」這個比較項目我常會主動當例子提示他們,或是在結尾時幫他們歸納。

建議老師第一次進行類似的學習活動時,可以幫學生找1到2個比較項目,其中1個幫他們做比較,另1個讓他們自己從課文內容找出來比較,然後最後1個比較項目讓他們自己決定。

當學生完成這樣的比較之後,我們才開始討論「為什麼這裡和這裡有火山活動?」「為什麼這裡的地震分布不一樣?」等等,學生會從現象去反推成因,有些無法提出合理解釋的地方再由老師解說。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會比較有參與感,也比較感興趣。

相較於以前先介紹板塊邊界類型,然後說明特定類型的特徵以及為什麼會產生特定地質現象,容易使得學生的學習破碎而不連貫,也缺少比較分析和歸納的訓練。加上這些內容學生國中時多多少少已經聽過,所以上課時學生會不想聽。所以很多老師在這裡改變教學模式,也是為了拯救自己的「被關注度」啊。

至於南一版課本已經幫學生把比較表做好了怎麼辦?我也不知道啊,哈哈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