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學的方法,看板塊運動的動力來源 林佩瑩研究員主講

在國中與高中的「板塊運動」課程裡面,其實只有張裂、聚合和錯動三種,重點都在板塊邊界上頭,卻很少從整個地球的角度來完整看待板塊和板塊的運動。導致學生永遠只記得課本舉例的幾個板塊邊界,不要說板塊下頭的地球內部是什模樣,連學過的這個板塊邊界在板塊另一頭是什麼模樣都沒有概念。所以我們重新從地表上的板塊怎麼動開始看起,再進一步整合所有關於板塊構造和板塊運動的概念。

Read more

從高溫高壓的礦物實驗,看地球內部組成礦物的物理與化學特性 謝文斌研究員主講

高中地球科學課程中關於「地球內部組成物質」的組成成份與特性,過去都是以地震波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來描述,頂多搭配部份來自地函的補虜岩以及隕石成份當作佐證。但是這些研究方法並不足以描述地球內部組成物質的特性,也無法直接解釋地震波速度在部份深度的突然改變。這其中最被忽略的一個研究領域,就是高溫高壓的礦物學實驗。

Read more

地球內部的熱、壓力、與熱對流 譚諤研究員主講

「板塊運動」這個主題是國中與高中地球科學課程中都會提及的單元,因此不論國中或高中在這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要說明:什麼是岩石圈(板塊)和軟流圈?板塊為什麼會動(動力來源中的熱對流)?以及板塊如何運動和板塊邊界有何特徵?這幾個主題。

Read more

地科期末意見回覆(105學年度第2學期)

又到每學期末「自辦」教學評鑑的結果揭曉,今年「老FAQ」的意見減少很多,可能和我課前提醒過有關,但我還是再跟同學說明一下。本學期同學意見裡最令我意外的一項是關於「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這件事,雖然我在學期中已經有點感覺,但從同學寫出來的文字裡看起來,實際情形可能還超過我的想像。

Read more

台灣的颱風降雨與氣候變遷 楊明仁教授主講

楊教授選擇讓各位老師閱讀的論文Chang et al. (2013)發表於Journal of Climate期刊。論文主要探討近年來侵襲台灣的颱風降雨和颱風路徑、地形、及全球暖化之間的相關性。結果顯示颱風中心在離開台灣本島進入臺灣海峽之後,若是颱風環流與西南季風匯聚在一起,則容易造成台灣持續較強的降雨。但是就微弱導引力量與西南季風間的交互作用,造成副熱帶西南季風增強及颱風環流間的效應,卻和全球暖化模式的計算結果相反,顯示這些現象的變化趨勢和全球暖化之間並不一致。

Read more

是誰「鋯」訴我們造山的歷史?鋯石的定年、分析與應用 朱美妃助理教授主講

「鋯石」是個絕佳的地球科學研究材料。即使是板塊擠壓、造山、甚至是岩漿活動,都不見得有辦法破壞掉鋯石的結晶構造、組成,當然也包括他內部持續進行的鈾-鉛放射性衰變。鋯石富含微量元素,適於進行多種地球化學分析,而在結晶形成之初,傾向把鉛排除的特性,更是有了作為鈾-鉛定年絕佳材料的條件。高達約攝氏800度的封存溫度,使鋯石鈾-鉛年齡意味著熔融的岩漿剛開始冷卻下來的時間,結合鋯石「耐命」的特性,以及其能同時提供的其他地球化學資訊,使鋯石成為探索地球歷史重要事件的主要工具,例如作為地球最老礦石紀錄的鋯石,便同時提供了地表已經有陸地與水存在的訊息。

Read more

在地空氣品質監測計畫

有鑑於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對民眾身體健康危害的問題漸漸受到重視,但受限於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的數量相當有限,一方面無法提供各地區更詳細的空氣品質狀況,二方面也無法追蹤空氣污染物的發生源。因此,近期民間與官方均開始致力於設置微型空氣品質觀測儀器。最近經由本校教務主任申請加入暨南大學所辦理的在地空氣品質監測計畫(環保署經費補助),本校也正式成為空氣品質監測的一個觀測點。

Read more

從大氣穩定度到CAPE 吳清吉副教授主講

大氣穩定度的概念雖然表面上只是在描述空氣塊與周圍空氣之間的性質差異,以及造成空氣塊可能的後續運動與變化,但大氣穩定度其實就是發生天氣現象變化最重要的基本性質之一。因此,如何從只是定性描述大氣的穩定或不穩定狀態,到更進一步以量化的對流可用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來認識大氣穩定度的差異變化,讓我們可以更精確掌握天氣現象變化的機制與條件,是本次書報討論會的主題。

Read more

大屯火山群底下有岩漿庫嗎?一切都還言之過早!

最近中研院地球所的研究員發表了大屯火山群底下可能存在岩漿庫的證據,引起一番討論。根據論文的內容來看,岩漿庫存在的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岩漿庫的位置與規模卻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我們進一步討論如果火山噴發了怎麼辦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瞭解究竟是什麼樣的觀測結果讓研究學者提出這個說法,以及這個說法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才能決定我們下一步應該如何面對問題的策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