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的演化
星系演化的時間尺度(#2.1-1:57)
如果以星系旋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來計算,大約需要107~108年。
如果以星系和星系之間的碰撞來計算,大約是上述時間的3~4倍。
如果以星雲聚合成恆星所需要的時間來計算,大約需要107年。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仔細觀測少數幾個星系,我們最多只能把星系107~108年前的樣子推測出來,相較於宇宙的年齡(星系的年齡與宇宙的年齡相近)約是1010年,我們無法推測到這麼長時間尺度的星系演化,除非我們觀測足夠多、且足夠遠(老)的星系。
星系會演化嗎?(#2.2-1:58)
根據統計,星系密度越大的地方,橢球星系所佔的比例越高,螺旋星系所佔的比例越小;星系密度越小的地方,橢球星系所佔的比例越低,螺旋星系所佔的比例越高。
統計不同年齡(距離)的星系,可以發現在早期宇宙的星系分布,橢球星系所佔的比例和今天的宇宙並不相同。
事實上,星系的亮度、質量、數量密度、和其他性質,都會隨著時間而演化。
宇宙學、暗物質與一般物質(#2.3-2:32)
根據宇宙電磁微波的觀測結果,可以得知宇宙早期的溫度差異只有10-5左右,但今日宇宙的平均密度為10-29g/cm3,星系的密度為10-23g/cm3,兩者間密度大小卻相差106左右。
Springel等人在2005年以WMAP所觀測到的宇宙電磁微波結果進行電腦模擬,以暗能量(推動宇宙膨脹)及暗物質(引力互相吸引)進行計算(21603個質點),不考慮一般物質(所佔比例較小且性質太過複雜),成功模擬出從宇宙早期演化到今日宇宙星系分布的現況。
動畫下載網址:https://wwwmpa.mpa-garching.mpg.de/galform/data_vis/lcdm_color2_highres_divx.avi
動畫下載頁面:https://wwwmpa.mpa-garching.mpg.de/galform/data_vis/
原始論文:
Springel, V., White, S. D., Jenkins, A., Frenk, C. S., Yoshida, N., Gao, L., … & Peacock, J. A. (2005). Simulations of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clustering of galaxies and quasars. nature, 435(7042), 629.
遙遠星系的觀測(#3.1-0:30)
針對較少「近距離天體」的星區長時間拍攝,尋找遙遠的星系。
分析星系的光譜,計算紅移量,推算星系的距離。
相關統計與研究:
橫座標是星系質量,縱座標是星系數目,上圖是較遙遠(較老)星系,下圖是較近(較年輕)星系,紫色背景質是鄰近區域(最年輕)的星系。結果顯示目前的星系數量較多,以前較少;大質量星系很久以前的數量就已經和現在差不多,顯示大質量星系很早就形成,且已不再形成;小質量星系則不斷在增加。
可能源自於星系內大質量黑洞阻止大質量星系的形成。
Cowie, L. L., & Barger, A. J. (2008). An Integrated Picture of Star Formation, Metallicity Evolution, and Galactic Stellar Mass Assembl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86(1), 72.
Cowie, L. L., Songaila, A., Hu, E. M., & Cohen, J. G. (1996). New insight on 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from Keck spectroscopy of the Hawaii deep fields. arXiv preprint astro-ph/9606079.
臺灣進行中的星系演化研究(#3.2-6:17)
不同波段的遙遠星系觀測(#3.3-6:27)
重力透鏡(#3.3-10:05)
延伸閱讀:
“Galaxies in the Universe, An Introduction,” Sparke L. S., & Gallagher, J. S., 20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gh Redshift Galaxy Populations,” Hu, E. M., & Cowie, L. L., 2006, Nature, 440, 1145
“Observations of the High Redshift Universe,” Ellis, R. 2007, arXiv:astro-ph/0701024
“New Frontiers in Cosmology and Galaxy Formation: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Ellis, R., & Silk J., 2007, arXiv:0712.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