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貧窮的第一次討論資料

什麼是貧窮?
貧窮門檻為相對標準,係考量該國最低薪資能否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如食、衣、住、行(包括
搭乘基本的交通工具)、健保等要素,無法滿足最低生存所需者,即列入赤貧。釐定貧窮門檻
須要找出所有必需品總開支,即成人一年開支的平均數。此方法是評估能夠維持可忍受的生活
的最少開支。實際上,不同國家都有不同的貧窮門檻,但普遍來說他們都會利用單一貧窮門檻
來比較經濟福利程度。在比較國際間的貧窮時常以購買力平價為基準,避免貧窮門檻因兌換率
改變。2008年世界銀行依據2005年購買力平價作調整,將貧窮線由1.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
其基礎源自美國貧窮門檻,並隨通貨膨脹上升。因此「以少於1.5美元生活一天」解釋為「一
天內購買貨物及服務的總開支少於在美國以1.5美元所能購買貨物及服務」
有關貧窮的事實與數據
7.83亿人生活在每天1.90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
2016年,世界上近10%的劳动者与家人一起生活,每人日均生活费不到1.90美元。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大多来自两个地区: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高贫困率常见于脆弱的和受冲突影响的小国。
A截至2016年,仅有45%的世界人口得到了至少一项社会保障现金福利的有效保护。
經濟安全感──不確定性的脅迫
支持基本收入的另一個強烈理論基礎是,基本收入將能提供基本的安全感,而且是連續的安全
感,這是其他所有替代方案所不能及的。除此之外,顯然以「經濟安全感的需要」來為基本收
入辯護,會比用「根除貧窮的期望」來為它辯護更好。二十世紀的福利國家試圖以提撥型保險
計畫來降低特定不安全感的風險。在一個工業經濟體,所謂「或有事件風險」──例如生病、
公安意外、失業與傷殘──的或然率,確實有可能透過保險統計來估計,所以,當然可根據「
對多數人適度合用」的原則來建構一個社會保險系統。如今,經濟不安全感的現象更全面化,
情況遠比福利國家全盛時期更嚴重,因為福利國家的運作是局限在封閉的經濟體系,而且當時
的技術變遷與工業就業狀況都很穩定。相對地,生活在一個開放式全球化經濟體系的我們,則
要處理許多來自世界其他地方、不可預測、超乎我們掌控但又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決策,包括會
直接影響鄰里就業與生產狀況的決策。更糟的是,這些決策的影響還因破壞力強大的技術變遷
,及蓄意犧牲勞動保障以換取雇主營運靈活度的勞動市場政策而變得更加嚴重。社會保障制度
的改革非但沒有讓不安全感獲得改善,還導致不確定性升高、人民恢復力進一步受挫。財力調
查、行為調查、懲罰與津貼的延遲發放等,讓人民承受更大的不確定性。很少人敢肯定地說自
己是否有權接受或能否繼續接受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利獲得的津貼和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我
們迫切需要一個全新的方向。全民、無條件限制且受制度保障的基本收入,能提供財力調查式
津貼、行為調查式津貼或非全民津貼系統所無法提供的一種心理安全感。

在〈213貧窮的第一次討論資料〉中有 1 則留言

  1. 貧窮是指無法維持生存「基本需求」的生活狀態。
    貧窮的成因
    1.個人因素:「病態性」的因素,即將貧窮視為是行為、選擇或缺乏能力所導致的後果;
    2.家庭因素:將貧窮歸因於家庭的教養過程;還有可能是因為高昂的醫藥費而陷入貧窮;
    3.次文化因素:將貧窮歸因於一個社群中藉由學習及分享所得的生活模式;
    4.社會因素:將貧窮歸因其他人(包括政府及經濟體系)所造成的後果
    5.結構性因素:立論貧窮是社會結構所導致的。
    6.文化因素:把貧窮歸咎於過度消費。
    7..氣候暖化因素:氣候暖化帶來極端氣候及影響水資源,令土地不宜耕種及畜牧,形成糧食供應短缺及生計問題而陷入貧窮。
    貧窮的本質:
    1.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2.窮人肩負着生活中的多種逆境,更難作出正確的決定
    3.服務於窮人的市場正在消失或窮人在其中處於不利地位
    4.窮人往往因短視和成見放棄長遠規劃
    5.窮人的自我控制更難實現,並生活在更大的壓力中

    19、24、3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