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貧窮的第一次討論資料

組員:15.25.31
貧窮分三類:

一. 絕對貧窮:指極度缺乏食物及生活必需品,使得個體的生命遭受重大威脅,目前國際認定每日可支配所得一美元一下即為絕對貧窮。

二. 相對貧窮:在一個給定的社會當中,比較收入、財產、消費支出等指標,而設立認定貧窮的基準。

三. 主觀貧窮:指依照個體本身對於生活水平的評價加以認定。

貧窮成因:
家境不好→無法受良好教育→沒能力→無法找到好的工作→沒錢→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h.com.tw/db/epaper/es009001/p1010222-a.htm

在〈213貧窮的第一次討論資料〉中有 1 則留言

  1. 貧窮是指無法維持生存「基本需求」的生活狀態。
    貧窮的成因
    1.個人因素:「病態性」的因素,即將貧窮視為是行為、選擇或缺乏能力所導致的後果;
    2.家庭因素:將貧窮歸因於家庭的教養過程;還有可能是因為高昂的醫藥費而陷入貧窮;
    3.次文化因素:將貧窮歸因於一個社群中藉由學習及分享所得的生活模式;
    4.社會因素:將貧窮歸因其他人(包括政府及經濟體系)所造成的後果
    5.結構性因素:立論貧窮是社會結構所導致的。
    6.文化因素:把貧窮歸咎於過度消費。
    7..氣候暖化因素:氣候暖化帶來極端氣候及影響水資源,令土地不宜耕種及畜牧,形成糧食供應短缺及生計問題而陷入貧窮。
    貧窮的本質:
    1.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2.窮人肩負着生活中的多種逆境,更難作出正確的決定
    3.服務於窮人的市場正在消失或窮人在其中處於不利地位
    4.窮人往往因短視和成見放棄長遠規劃
    5.窮人的自我控制更難實現,並生活在更大的壓力中

    19、24、3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