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置簡儀的水平、方位和極軸時,所採用的水渠、正方案和定極環的設計,我們已經可以發現簡儀的設計對於提升觀測準確度做了相當多努力。而百刻環的刻度設定與窺衡的改進,是簡儀更進一步提升觀測準確度的重要設計。
刻度
簡儀採用的刻度有別於過去一周365.25古度的計算方式,改以一周360個單位進行測量後再換算成古度,與今日一周360度的區分方式類似,也因此提高了天文量測的精確度。
中國古代一周天(圓周)的度數,是根據一年365又1/4天來把圓周劃分為365又1/4度(古度)。所以在宋代的渾儀上,最多就是將每1度再劃分為4格各1/4度,因此渾儀觀測天空星體的位置時,最精細的單位就是1/4(0.25)度。
但是簡儀則是以百刻環為基礎,將每一刻分為三大格一小格,每大格再10等分,每小格再6等分,總計每一刻有36等分,百刻環上總共就有3600等分,精確度相當於可以達到今天的0.1度。相較於渾儀只有0.25度的解析能力,簡儀的量測精確程度也因此提升許多。
其實從幾何作圖的原理來看,將圓周分成365又1/4度,相當於以1/4度為一個單位,把圓周分成1461等分,其實是很難作圖的,做出來的角度恐怕也不夠準確。但以郭守敬將圓周區分為3600等分的方式來說,反而相對容易利用幾何作圖,角度也可以比校準確。
擺脫365又1/4度的束縛,郭守敬的簡儀用百刻環搭配36等分的刻度,成功將天文觀測的準確度向上提升一個層級。
備註:目前我只有查到百刻環上的刻度是這樣設計,但理論上四遊儀要測量窺衡角度的一面,還有另一組刻度。這組刻度是比照百刻環的方式還是舊制的365又1/4古度,目前還沒有查到確切的文獻。
窺衡
窺衡是從窺管改進而來,除了在觀測用的圓孔中央設置幼線,提高觀測的精確度之外,並把窺管四面的管壁取下三面,改善了窺管視野較小不易觀測的缺點。
窺管和窺衡觀測用的圓孔,換算成觀測的角度大約是0.5度。由於過去渾儀的最高解析角度大約是0.25度,所以用窺管觀測星體時,即使沒有完全將星體對準圓孔的視野正中央也沒關係,因為當時觀測的解析度沒有那麼高。
但簡儀的最高解析度已經達到0,1度,如果無法將星體對準圓孔的視野正中央而造成誤差,就枉費簡儀提高了刻度的解析能力。因此簡儀在窺衡的觀測圓孔中央,加了一條直的幼線(如下圖),可以在觀測時精準地將星體調整到視野中央,提高了觀測的準確度。
除此之外,元代以前採用窺管的觀測方式,受限於窺管的觀測孔大小,視野較為侷限,觀測時不容易確認目前視野中的星體就是預計要觀測的目標。但窺管的觀測孔如果太大,就不容易確定視野中央的位置在哪裡,造成觀測的星體無法對準而出現誤差。
於是窺衡的設計便取下窺管三面的管壁,如此一來,當我們透過窺衡的圓孔進行觀測時,圓孔周邊的星體一樣可以出現在視野範圍,這樣就更好確認目前所觀測到的星體,究竟是不是我們所要觀測的對象。
百刻與12時辰
我們所熟悉的「一刻鐘等於15分鐘」這種計時方式,其實是到了清代才規定下來,所以在這之後才有一天12時辰總計96刻的關係。在清代之前,12時辰是根據太陽運行對應的日影來訂定。而一日百刻則是根據漏壺滴水計時的設計來訂定。所以當時的一個時辰大約等於八刻,並不是完全相等。
這樣的關係也解釋了「漢玉盤日晷」的玉盤為什麼要傾斜一個角度,和赤道面平行。如此一來,玉盤中央的日晷會對準天極,由於太陽一天之中的運行也是接近繞行天極一圈的軌跡,因此日影便會以圓形軌跡繞行日晷。此時只要把日晷周圍畫圓,並把圓周100等分,太陽的運行就可以和一日百刻完全對應。
資料來源:
紫金山天文台的简仪
http://www.talknj.com/special/139/20140628/123.html
中国古代观天仪器-简仪
https://sa.sogou.com/sgsearch/sgs_tc_news.php?req=8yKQgtwH5k_OaEnp-w1TKJMc0k4xi3RsaMmNP0gkPXs=&user_type=1
元史卷四十八 志第一 天文一 簡儀
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E5%85%83%E5%8F%B2/%E5%8D%B7048#%E7%B0%A1%E5%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