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儀的操作-認識中國古代天文觀測的座標系統

中國古代天文觀測的座標系統與現今的天球(赤道)座標系統相近,但不完全一樣。相較於天球座標系統以地球表面的經緯度延伸為天球的赤經、赤緯座標,中國古代天文學則是以天極(天球北極)為參考點測量去極度(類似緯度方向),並以二十八宿為參考測量入宿度(類似經度方向)的座標系統。

天球座標系統的詳細說明可以在「天球座標」這篇文章中讀到。對於天上任一個星體的位置觀測方式,可以根據春分點當作參考位置,測量星體在東西方向相對的角度,定出赤經的座標。再以天球赤道當作參考基準,測量星體與天球赤道之間的夾角,得到赤緯的座標。以赤經、赤緯座標便可以測量並準確標示星體在天空中的位置。

圖左,天球座標系統測量赤經與赤緯。圖右,中國古代以去極度與入宿度做為測量座標。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觀測則是以天極(天球北極)當作基準,在利用窺管或窺衡找到觀測的星體時,窺管或窺衡與天極之間的夾角就稱為去極度,去極度的角度與赤緯的角度互餘(90-去極度=赤緯)。所以渾儀或簡儀的四遊儀上都會標示刻度,方便觀測時直接讀出窺管或窺衡與天極夾角的角度。

利用四遊儀與窺衡測量去極度。

在量測星體所在位置的經度方向角度時,中國古代是以二十八宿當作參考。由於二十八宿分佈在整個天球赤道附近,在測量任一個星體時,就會先找到距離這個星體最近的二十八宿之一當作參考點,測量星體與二十八宿的夾角,稱為入宿度,與現今天球座標系統的赤經是類似的概念,只有參考基準不同。

以四遊儀上的指針(圖中白色虛線範圍)讀取百刻環及赤道環上的刻度。

入宿度的測量是以轉動四遊儀來進行,因為四遊儀的轉軸與地球的自轉軸平行,所以四遊儀轉動的方向就是經度方向。簡儀的四遊儀有附帶指針,四遊儀轉動時指針會指向百刻環上的刻度。百刻環內還有赤道環,上面有二十八宿的刻度標示,可以依照節分與時辰轉動赤道環,對應天空中二十八宿的位置。再以窺衡與四遊儀的轉動,觀測到待測天體時,四遊儀的指針就可以讀出星體與最靠近的星宿夾角,稱為入宿度。

百刻環與赤道環所在的底座中,還有兩層環圈,可以帶動兩個「界衡」當作指標,協助入宿度的數據讀取與記錄(科博館的簡儀沒有看到界衡)。

界衡(圖中紅色虛線範圍)。

因此中國古代進行天文觀測時,能夠精確標示出天體的位置,就是因為當時已經有一套相當完備的座標系統。但可惜的是,雖然經度方向以實際看得到的二十八宿當作參考基準,取代肉眼其實無法看到的春分點,是一個觀測上比較容易操作而且比較準確的方式。這在觀測相對位置不大會改變的恆星來說,絕對是比較好用的觀測方式。但是,在觀測位置會明顯變化的其他天體時(例如:行星、彗星),這樣的座標系統就出現了缺點。

我認為,入宿度雖然可以用來表示星體在經度方向的位置,但入宿度是以最靠近的二十八宿當作參考位置,在經度方向缺少一致的參考依據。當行星在二十八宿之間移動時,不同日期的記錄是以不同星宿的入宿度記錄,缺少一致的參考基準,就比較難發現行星運行的規律或不同行星運行的共同規律。

數百年後,當西方天文學家以天球座標系統的赤經、赤緯來描述行星位置,透過共同的參考座標以及球面座標的數學計算,天體運行的規律性被發現,使得天文學家對於天體運行預測的準確度也立刻大幅提升,成為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科學革命的重要基礎。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元代的簡儀代表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的顛峰,雖然當時的觀測成就領先西方有三百年以上,但三百年後西方的天文學發展卻已經超越中國,甚至開始由西方傳教士擔任欽天監的職務,成為中國(清代)天文觀測位階最高的官員。

所以簡儀不單單是一見偉大的天文觀測儀器,同時也見證了中國古代天文學與西方天文學發展的關鍵轉折,訴說這段有趣的科學故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