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 距離海王星 354,760 km 直徑: 2,700km 質量: 2.14e22kg由拉賽(Lassell)在1846年於自己發現海王星之後的幾個禮拜就觀測到了的。
在希臘神話中, 崔頓 是一位海神,他是波士頓(Poseidon,海王星)之子,通常被描繪成具有人的頭和身體加上魚的尾巴,吹著海螺使海面上風平浪靜或是波濤洶湧。
崔頓唯一的一次被拜訪是在1989年8月25日,由 航海家2號(Uoyaqer 2) 太空船所經過,一直到今天,幾乎所有我們對崔頓的認識都是來自於這一次的接觸。
崔頓的軌道運行是逆行(retrograde)的,它是唯一一顆〝到著走〞的大型衛星,其他一樣是逆行的衛星有: 木星(Jupiter)的衛星-安克(Ananke), 卡爾密(Carme)、 派西婓(Pasiphae) 和 西諾培(Sinope) ;以及 土星(Saturn)的衛星- 佛培(Phoebe),但是上面所提到這些逆行的衛星其直徑都還不到崔頓的1/10而已。從這樣的輪廓看來,崔頓可能不是從原始的 太陽星雲(Solar Nebula)中所凝聚出來,而必定是形成於其他地方(可能是 柯伊伯帶Kuiper Belt?),然後才被海王星所捕獲(也許曾經和一顆已經粉碎的海王星衛星發生過撞擊)。一幕捕獲的場景不僅能夠解釋崔頓的軌道,還可以說明 耐瑞德(Nereid)不尋常的軌道,並提供了崔頓內部熔融分異所需的能量。
由於它逆行的軌道,使得崔頓與海王星之間潮汐力的交互作用,會減少崔頓的能量,造成它的軌道慢慢降低。在遙遠的未來,或許有一天它會破裂開來(可能形成一個環)或是撞進海王星的懷裡。
崔頓軌道不尋常的性質,加上崔頓與 冥王星(Pluto)具有大部分特微的相似性,還有冥王星非常橢圓又與海王星有交會穿越的軌道綜合起來,暗示了它們兩者之間或許有著某些歷史上的關聯,只不過這樣的講法在目前來說,仍然只是純粹的臆測而已。
崔頓的自轉軸同樣也不尋常,相對於 海王星的軸傾斜157度(海王星的軸和軌道面之間又有30度的夾角),這樣加起來之後相對於 太陽(Sun)的方位就有一點類似天王星(Uranus)的二極和赤道地區會依序正對著太陽的方向。因此當二極輪替正對及背對太陽的時候,可能會導致氣候上極端的季節變化。 航海家2號造訪當時,崔頓的南極正面對著太陽。
崔頓的密度(2.0)稍微比土星的冰質衛星(例如雷阿Rhea)要大,因此崔頓可能有25%是由水結成的冰所組成,其餘部分則是由岩石的材質所組成。
航海家號發現崔頓具有大氣圈,即使只有非常稀薄(大約0.01 毫巴millibar)的一層而已,它主要是由氮氣和少量的甲烷所組成,模糊的厚度可以延伸5-10 km。
崔頓的表面溫度只有34.5K(-235°C,-391°F),和冥王星一樣寒冷。這有一部份是因為它的高 反射率(albedo,0.7-0.8)所導致,表示只有一小部份微弱的太陽光會被吸收。在這個溫度下不論甲烷、氮氣和二氧化碳都凝結成了固體。
崔頓上可以看見的火山口非常少,其表面年齡相對較年輕 。而且幾乎整個南半球都覆蓋著凍結的氮和甲烷〝冰帽〞(右圖)。
崔頓的表面滿佈延伸複雜的山脊和谷地,可能是因為結冰/融冰循環的過程所造成。
在這個令人感興趣的不尋常世界中,最有趣的(而且在完全意料之外的) 是冰火山(ice volcanoes),從地底下噴發出可能是液態氫、灰塵或是甲烷化合物等的物質。在航海家號的其中一張影像真實地顯示出一道升起自表面達8km高的雲柱,並延伸達140km範圍的〝下風區域(downwind)〞(左圖)。
崔頓、埃歐(Io)和金星(Venus) 是太陽系所有已知的星體中,除了 地球(Earth)之外,唯〝三〞到今天還有火山活動的現象(雖然 火星Mars過去顯然也有火山活動),但是有趣的是我們注意到太陽系外圍的火山作用發生過程非常地不一樣:像地球和金星(還有火星)的噴發物質是岩石的材料,並且受到內部熱源的驅動;埃歐的噴發物質則可能是硫或硫化物,並且受到與木星之間潮汐力交互作用的影響;崔頓的噴發則是非常具有揮發性質的化合物,像是氮和甲烷,並受太陽季節性的加熱力量所驅動。
... 海王星(Neptune)
... 普羅特斯(Proteus)
... 崔頓(Triton)
... 耐瑞德(Nere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