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Venus)

帶來和平的使者

   星是從太陽(Sun) 往外數的第二顆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第六大的行星。因為金星軌道的離心率低於1%,因此比任何一顆行星的軌道更接近圓形。
        軌道:    距離太陽 108,200,000 km (0.72(0.72 天文單位AU)
        直徑:    121,036 km
        質量:    4.869e24 kg
   (希臘文: 愛芙羅黛蒂(Aphrodite);巴比倫語:伊斯塔(Ishtar))是愛與美麗的女神。古代人之所以會這樣為它命名,應該是由於它在夜空中是 最閃亮的一顆行星。(同時金星的表面特徵大部分是以女性的體態來加以命名。)

   星從史前時代就被發現,它是天空中除了太陽和月亮以外最亮的星體了。它像 水星(Mercury)一樣,常被認成兩個不同的星體:愛爾斯弗羅斯(Eosporus)是 晨星,而赫斯培羅斯(Hesperus)則是黃昏星,但是希臘的天文學家則知道這是不對的。

   於金星是一顆內側行星,因此我們從地球上用望遠鏡觀測的時候,可以看見金星有 盈虧的景象。伽利略(Galileo)把觀察到的這個現象當成是很重要的證據,支持了 哥白尼(Coperinicus)有關太陽系的 太陽中心(heliocentric)學說。

   1962年,第一艘造訪金星的太空船是 水手2號(Mariner 2)。在這之後還有許多太空船(到目前為止總共超過20艘)也造訪過金星,包括 維納斯先鋒號(Pioneer Venus)和人類第一艘登入其它行星的蘇聯 金星7號(Venera 7)金星9號(Venera 9)送回第一張金星表面的照片(左圖)。最近,以軌道繞行金星的美國太空船 麥哲倫號(Magellan)利用雷達波繪製了詳細的金星表面地圖(上圖)。

   星的自轉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尋常的地方,包括自轉的速度非常緩慢,(金星的一天相當於地球的243天,略長於金星的一年),以及自轉方向的 逆行(retrograde)都很奇特。此外,由於金星的自轉週期和它的軌道一致,因此當金星運行到接近地球的時候,它會一直以同一面正對著我們。不過這究竟是共振的效應或者僅僅是巧合而已,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星有時後被視為地球的姊妹行星。在某些方面它們是非常類似的:
       --金星只略小於地球(直徑是地球的95%,質量是地球的80%)。
       --兩者都只有很少的隕石坑,顯示表面相對地比較年輕
       --它們的密度和化學組成都很類似。
由於這些相似性,使得金星一度被認為在其濃厚的雲層下,可能非常類似地球,甚至還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但是很不幸的是,在更多有關金星的詳細研究之後都顯示,關於很多重要的方面,金星都是與地球極端不同的兩個世界。

   星表面的大氣壓力為90 大氣壓 atmospheres(大約在地球1公里深海洋中的壓力) 。它的大氣圈大部分是由二氧化碳所組成,此外還有數層厚達好幾公里的硫酸雲。這些雲霧完全地遮蔽了我們看金星表面的視野。 這樣濃密的大氣圈產生了難以控制的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大約提高了金星的表面溫度400度,而達到超過740K以上的高溫(足以溶解鉛了)。所以即使金星與太陽的距離足足是 水星(Mercury)的兩倍,但是金星表面的溫度卻比水星還要高。

   金星的雲層頂端有著每小時350公里的強風,但是風在金星表面卻非常地緩慢,每小時不過幾公里而已。

   星以前可能像地球一樣擁有大量的水,但全部都蒸發了。所以現在的金星是非常地乾燥。其實只要地球的位置再接近太陽一點,也許地球同樣會遭受到相同的命運。我們可藉由研究為什麼和地球大致相同的金星結果會變的如此不一樣,而學習到很多有關於地球的種種。

   半的金星表面包含有平緩而少有起伏的平原,還有許多寬廣的低地:亞特蘭大平原(Atlantia Planitia),歸納薇平原(Guinevere Planitia),拉薇妮亞平原(Lavinia Planitia)。另外有兩個大型的高地:在北半球的伊斯塔高地(Ishtar Terra)(大約和澳洲一樣大)和沿著赤道的愛芙羅黛蒂高地(Aphrodite Terra)(大約和南美洲一樣大)。伊斯塔中央主要是由巍然的拉克須密高原(Lakshmi Planum)組成,並且被金星的最高的山脈所圍繞著,包括非常巨大的麥克斯威爾山(Maxwell Montes)。

   麥哲倫號(Magellan) 的影像雷達資料顯示,金星表面的很多地方都是被火山熔岩流所覆蓋的。還有很多大型的盾狀火山〈類似夏威夷或 奧林帕斯山 Olympus Mons〉像是矽夫山 Sif Mons(右圖)。最近宣布的發現顯示金星仍然是火山作用活躍的星球,但是火山活動只發生在少數幾個熱點(Hot spot)的地區;同時在過去數百萬年來,金星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處在地質活動平靜的時期。

   金星上並沒有小型的隕石坑,這似乎是因為那些小隕石在抵達金星表面之前就被金星濃厚的大氣層燒毀了。同時金星上的隕石坑似乎有成群出現的趨勢,這表示大隕石確實可以到達金星表面,只不過它們通常在大氣層就破碎開來了。

   星最古老的地帶似乎只有大約八億年而已。當時大規模的火山作用抹除了金星的表面,包括金星早期歷史中所有大型的隕石坑。

   哲倫號的影像顯示出金星極其多樣而有趣的特殊景象,包括 鬆餅火山 pancake volcanoes(左圖),看似曾經噴發出非常厚的熔岩和發生在大型岩漿庫上圓形崩落的 火山口塌陷 coronae(右圖)。

   星的內部可能非常類似地球:擁有半徑約3000公里的鐵核心,多熔融岩石的地函構成行星的主要部分。最近從麥哲倫號(Magellan)傳回重力的資料顯示金星的地殼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來得又厚又堅硬。 就和在地球一樣,金星地函中的熱對流(convection) 在表面造成的壓力,會以許多分隔的小區域來舒緩,而不會像地球一樣使能量集中在 板塊(Plate)的邊界。

   星並沒有磁場,這或許是因為它自轉速度太慢了的緣故。

   星沒有衛星,因此衍生出了一個傳說故事

   星通常用肉眼就可以看見。有時候(不完全準確)就是指"晨星"或"黃昏星",它是天空中最亮的一顆"星"。 有好幾個網站 有顯示金星(以及其它行星)目前在天空中的位置,一些天文儀的程式(像是Starry Night) 則可以描繪出更詳盡地資料及星圖,大家可以多加利用。

更多關於金星的資訊

開放性議題


Contents ... 太陽(Sun) ... 水星(Mercury) ... 金星(Venus) ... 地球(Earth) ... Data Host

Bill Arnett; last updated: 1999 Apr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