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竟然有「沒有天皇在位」的時期耶!綜觀日本史上,總共只發生過2次而已,實在非常特殊。而首次「沒有天皇在位」的「稱制」時期,竟然跟「古代山城」的建設有關?
日本史上頭一遭的「稱制」*是發生在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即位之前。在日本,所謂的「稱制」指的是「沒有天皇在位」,由皇族執掌政權的時期。
天智天皇即位之前被稱為「中大兄皇子」,他的母親是日本史上非常罕見,當了「兩次」天皇的女性天皇-「皇極(35)/齊明(37)」天皇**。為什麼中大兄皇子在前任的齊明天皇崩御(過世)後,並沒有馬上即位,讓天皇之位空了長達6年呢?
原來齊明天皇在661年崩御時,正是日本準備大舉出兵,要與朝鮮半島的「百濟」聯手,協助百濟復興被「新羅」佔據的領土,忙得不可開交之際。因此,齊明天皇崩御之後,中大兄皇子雖然掌握實權,推測也沒有餘力來籌辦新天皇繁複的即位儀式。
更慘的是在663年,與百濟國聯軍的中大兄皇子,傾全國之力,帶了各地豪族聯合軍3萬人出征,誰知,才不到兩天的時間,就被新羅與唐的聯合大陸軍(後面簡稱「大陸軍」)打得慘不忍睹,大敗逃回日本,日本史上稱為「白村江之戰」。
慘敗之後的日本,真的嚇壞了!非常擔心大陸軍將大舉進攻日本。
因此,從慘敗後的隔年(664)開始,中大兄皇子模擬大陸軍可能進攻的路線,火速建築了一系列的規模宏大的山城,作為預先設想的防守據點。(可見真是被嚇得不輕)
首先在九州最重要的政治據點「大宰府」西北入口,建立了用來阻斷大陸軍侵入的「水城」。隔年(665年),又在大宰府北側丘陵建造了「大野城」、南側建造「基肆城」,構築大宰府南、北兩側的防禦據點。(一座不夠,蓋兩座~)
接著在667年,於面對朝鮮半島最前線的「對馬島」上設置了「金田城」(最前線也來蓋一座),再預想大陸軍可能進攻到本州大和王國的路線上,風風火火地建築了一系列的山城,包括:「長門城」、「屋嶋城」、「高安城」等,以上是比較著名的幾個大城,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小城,前前後後蓋了數十座。(由此可以推知,日本人當時有多害怕了!)
而且,這些山城可不只是幾塊簡單的石頭堆一堆就了事的簡單防禦工程唷!這些建築在「丘陵」上的山城,全部都以「石垣或土壘」堆砌,形成強固的城壁,城壁沿著尾根(山脊)延伸到丘陵下的谷地,總長達「數公里」,圍繞丘陵一周,形成廣大的城域。由於這些山城很多是由流亡的百濟人利用他們的築城技術協助建造,故被稱為「朝鮮式山城」。
就目前所知最大的古代山城-大野城為例,以四王寺山山頂為中心的大野城,沿著山脊到谷地,建造了總長約8公里的石壘與土壘,將整個丘陵包圍起來,還在南側、北側設置了「二重土壘」,以強化城的防衛能力。(我的老天爺,到底花了多少人力阿~)
蓋一座城,當然不是只建城壁就好,大野城還設了「大宰府口」等九處「城門」,並在谷地設置了「水門」。城中也發掘到約70幾棟建物的遺跡,還用很費工的「礎石結構」支撐建築。換句話說,他們還耗費不少時間和人力,加蓋許多作戰用的防禦工事。
總之,在白村江之戰大敗後的中大兄皇子,看起來要忙的緊急工程真不少。而且這些巨大山城勢必都得動員各地的「豪族」協助出錢出力建設。加上當時大和王權尚未完全穩固,需要各地豪族支援,因此若沒有各地豪族真心支援,即使即位,想必王權也不會太穩固。
有一說白村江之戰為何慘敗,就是因為當時的日本「國」軍隊,事實上僅僅是各地豪族的聯合軍,缺乏集中指揮的作戰能力。因此在真正作戰時,可說根本沒有戰術可言,不要說武器、船艦比不過當時最精良的唐朝軍隊,光是沒辦法指揮,就還沒打已經輸一半了。
在這樣的內、外情勢相逼之下,或許是導致中大兄皇子遲遲沒有即位為天皇的原因。所幸,預想的大陸軍根本沒有進攻日本,中大兄皇子也在面對(假想的)外患壓力之下,逐漸整合了國內各豪族的力量,終於在天皇之位空了6年之後,於668年正式即位為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
這種「沒有天皇在位」,卻由皇族掌權的「稱制」時代,在日本史上是非常罕見的特殊時期。而日本建築一系列古代巨大山城的時期,原來與「天皇不在王位」的特殊時期有這麼重要的關連性,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備註:
*日本的「稱制」跟中國的「稱制」並不一樣。中國的稱制是當皇帝年幼,由皇后、皇太后垂簾聽政的時期叫「稱制」;但在日本,指的是「沒有天皇在位」,由皇族掌握政權(不限女性)稱為「稱制」。
**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的母親,曾經是第35代天皇-皇極天皇,同時也是第37代天皇-齊明天皇。
參考資料:
- 《よくわかる 日本の城 日本城郭検定公式参考書》,加藤理文 著,公益財団法人 日本城郭協会 出版,2020年第1版。
- NHK番組「先人たちの底力 知恵泉(ちえいず):『“日本”誕生 兄弟でつないだ国づくり 天智天皇 失敗から築いた礎』」。https://www.nhk.jp/p/chieizu/ts/R6Z2J4WP1Z/episode/te/VJ8MLKM7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