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貧窮的第一次討論資料

01 .07 .09 .10

對於台灣貧窮問題的探討, 分析的架構包含:(一) 貧窮的相關概念,(二) 理論觀點,(三) 整體趨勢及對貧窮現象的解釋,(四) 區域間的貧窮,(五) 女性與貧窮,(六) 老人與貧窮,(七) 兒童與貧窮,(八) 少數族群與貧窮,(九) 遊民,(十) 瞭解貧窮現象中的時間議題, 以及 (十一) 未來需要關注的議題

https://www.google.com/amp/s/opinion.cw.com.tw/amp/article/2472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31163

【Zen大專欄】金錢不該是貧窮的標準,更該檢視人們的「社會積蓄」

https://scholar.google.com.tw/scholar?q=%E4%B8%96%E7%95%8C%E8%B2%A7%E7%AA%AE%E5%95%8F%E9%A1%8C%E5%8E%9F%E5%9B%A0&hl=zh-TW&as_sdt=0&as_vis=1&oi=scholart#d=gs_qabs&u=%23p%3DRXOliJE3iKoJ

在〈211貧窮的第一次討論資料〉中有 6 則留言

  1. 擺脫貧窮
    成為富人的思維

    富人思維一:用錢換時間

    很多時候有些窮人都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很努力了,把所有的時間耗盡了和精力在工作上,為什麼自己還是那麼窮呢?那主要是因為窮人喜歡用時間買錢。而富人喜歡用錢買時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在水果攤買水果、在菜市場買菜時,就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一直在和老闆講價,其實只便宜了幾毛錢,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可以做很多提升自我的事情。

    富人思維二:不做不切實際的幻想

    富人從來不會去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有了目標之後,就立馬去實現了。

    富人思維三:錢不是省來的

    窮人和富人對待金錢的角度是很不一樣的。窮人非常的看重錢,會浪費很多時間做攻略,買最便宜的東西,不願意多浪費一分錢,把錢從牙縫裡面剩下來,認為錢是省出來的。然而便宜的東西往往質量都不太好,壞了之後又得重新購買,這樣反而浪費了錢。

    在富人的是世界觀里,一直都認為錢不是省來的,而是賺出來的。富人買的東西的時候,會優先考慮東西的質量和功能,不會省一些蠅頭小利。同時富人會把錢做合理的理財,,管理好風險,把錢用在有需要的地方,去做生意、去投資、去學習,從而錢生錢。學會理財真的很重要,要想擺脫貧窮,就必須學會理財,把錢花在刀刃上,用較少的錢賺更多的錢。

    富人思維四:人脈比錢重要

    富人認為人脈比錢重要,經常會花錢買一些人脈,做生意的時候會遇到行業大佬幫助,早已把當初花出去的錢賺回來了。

    整體來說就是,富人用腦筋賺錢,窮人用身體賺錢,富人找人脈、找商機,而窮人不知道,富人會投資理財用錢生錢,而窮人怕理財虧本。

  2. 貧窮是什麼?是指無法維持生存基本需求的生活狀態

    貧窮因素

    1.個人因素

     一、主動貧窮:與個人行為習慣有關,例如:懶惰(不工作)、「大洗」(轆爆卡)、「爛賭」……其他不良嗜好等。

      二、被動貧窮:因身體殘疾、先天性缺憾(如智力、殘障等),因難於在社會競爭,社會又不給與適當培訓和工作機會,以致入息低微;或長期醫療費用負擔。

      三、或與個人計劃有關,例如:孩子多負擔大,入息不足,以致在職貧窮。

      可能還有其他個人因素(例如:過分投資,生意失利等)

    2.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養過程,還有可能是因為高昂的醫療費用而陷入貧窮

    3.氣候暖化因素

    氣候暖化帶來極端氣候及影響水資源,令土地不宜耕種及畜牧,形成糧食資源短缺及生技問題而陷入貧窮

    四、青年貧窮與世代隔閡

    M型經濟發展日漸顯著,以青年為主的中產階級萎縮,不再成為社會上最大的階層,倒是極富與極貧的階層擴大,尤其是一些受過大學教育的新一代, 第一次發現他們不可能擁有比他們父輩更好的工作,不能保持他們父輩那樣的生活品質 。

    在日本、台灣與香港的社會。日本管理學作者大前研一就對此作出深入的分析, 指出 M 型社會的禍害,是不少新一代失去了對前途的信心 。他們很多都是窩在家裏成為宅男,成為一輩子要依靠父母的「啃老族」。

    1. (配合地理學習手冊p.25)

      衣索比亞的人口將近7千4百萬,是非洲第大二人口國,而且可望擠入未來前十大人口國。咖啡的種植歷史從西元900年開始,現有120萬的咖啡農;1500萬人靠著咖啡維持生計,67%的外銷收入為咖啡。

      雖然衣索比亞有五分之一的人是靠咖啡維生,但咖啡的價格並不是種植咖啡的農夫所決定。產地的咖啡一公斤有時以0.75衣幣賣出,好的話也僅能賣到4、5塊衣幣(1衣幣是0.12美元),也就是一公斤咖啡豆0.6美元,約新台幣20元。一公斤的咖啡豆沖泡80杯咖啡,可以賣到230美元;而咖啡工人一天的工資則不到1美元。
      咖啡世界的不公平,則是農產品中間剝削的老議題;但在咖啡世界裡,則因公平貿易的倡導,提醒著衣冠楚楚的西方消費者,不要忘了粒粒皆辛苦的咖啡農。

      因此,在層層剝削與壓榨下,促使了公平交易的概念產生,同時促進了公平貿易組織的發展。公平貿易試圖為勞方取得合理的工資,並且提供當地社區建設補助及融入永續經營跟環境保護的概念,希望可以藉此舉動改善農民的生活品質

      的確,公平貿易改善了部分咖啡農的生活,但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公平貿易沒有強制力,充其量只能作為認證標籤使用,也就是說,會購買公平貿易咖啡的通常不會是大型企業,被企業所壓榨的勞工仍然無法得到經濟上的改善。

      在台灣,有台灣國際咖啡交流協會(TISCA)、台灣咖啡協會等組織在推動台灣咖啡的發展,在中央大學後門不遠,就有兩家咖啡烘焙店,店裡一杯精品咖啡比星巴克價錢還低,帶來的卻是更加新鮮、更加活潑、更加有溫度。

    2. (配合地理學習手冊p.25)

      衣索比亞的人口將近7千4百萬,是非洲第大二人口國,而且可望擠入未來前十大人口國。咖啡的種植歷史從西元900年開始,現有120萬的咖啡農;1500萬人靠著咖啡維持生計,67%的外銷收入為咖啡。

      雖然衣索比亞有五分之一的人是靠咖啡維生,但咖啡的價格並不是種植咖啡的農夫所決定。產地的咖啡一公斤有時以0.75衣幣賣出,好的話也僅能賣到4、5塊衣幣(1衣幣是0.12美元),也就是一公斤咖啡豆0.6美元,約新台幣20元。一公斤的咖啡豆沖泡80杯咖啡,可以賣到230美元;而咖啡工人一天的工資則不到1美元。
      咖啡世界的不公平,則是農產品中間剝削的老議題;但在咖啡世界裡,則因公平貿易的倡導,提醒著衣冠楚楚的西方消費者,不要忘了粒粒皆辛苦的咖啡農。

      因此,在層層剝削與壓榨下,促使了公平交易的概念產生,同時促進了公平貿易組織的發展。公平貿易試圖為勞方取得合理的工資,並且提供當地社區建設補助及融入永續經營跟環境保護的概念,希望可以藉此舉動改善農民的生活品質

      的確,公平貿易改善了部分咖啡農的生活,但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公平貿易沒有強制力,充其量只能作為認證標籤使用,也就是說,會購買公平貿易咖啡的通常不會是大型企業,被企業所壓榨的勞工仍然無法得到經濟上的改善。

  3. 擺脫貧窮
    成為富人的思維

    富人思維一:用錢換時間

    很多時候有些窮人都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很努力了,把所有的時間耗盡了和精力在工作上,為什麼自己還是那麼窮呢?那主要是因為窮人喜歡用時間買錢。而富人喜歡用錢買時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在水果攤買水果、在菜市場買菜時,就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一直在和老闆講價,其實只便宜了幾毛錢,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可以做很多提升自我的事情。

    富人思維二:不做不切實際的幻想

    富人從來不會去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有了目標之後,就立馬去實現了。

    富人思維三:錢不是省來的

    窮人和富人對待金錢的角度是很不一樣的。窮人非常的看重錢,會浪費很多時間做攻略,買最便宜的東西,不願意多浪費一分錢,把錢從牙縫裡面剩下來,認為錢是省出來的。然而便宜的東西往往質量都不太好,壞了之後又得重新購買,這樣反而浪費了錢。

    在富人的是世界觀里,一直都認為錢不是省來的,而是賺出來的。富人買的東西的時候,會優先考慮東西的質量和功能,不會省一些蠅頭小利。同時富人會把錢做合理的理財,,管理好風險,把錢用在有需要的地方,去做生意、去投資、去學習,從而錢生錢。學會理財真的很重要,要想擺脫貧窮,就必須學會理財,把錢花在刀刃上,用較少的錢賺更多的錢。

    富人思維四:人脈比錢重要

    富人認為人脈比錢重要,經常會花錢買一些人脈,做生意的時候會遇到行業大佬幫助,早已把當初花出去的錢賺回來了。

    整體來說就是,富人用腦筋賺錢,窮人用身體賺錢,富人找人脈、找商機,而窮人不知道,富人會投資理財用錢生錢,而窮人怕理財虧本。

  4.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File:US_Navy_071124-M-3095K-037_An_aerial_view_of_damage_to_villages_and_infrastructure_following_Cyclone_Sidr,_which_swept_into_southern_Bangladesh_Nov._15.jpg2008年世界銀行依據2005年購買力平價作調整,將貧窮線由1.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其基礎源自美國貧窮門檻,並隨通貨膨脹上升。因此「以少於1.5美元生活一天」解釋為「一天內購買貨物及服務的總開支少於在美國以1.5美元所能購買貨物及服務」(自行生產的貨物及服務也計算在內)。在開發中國家,最昂貴的開支常是房屋租金。因為它對貧窮門檻有很大影響,經濟學家常常留意房地產市場及住屋價格。幾乎所有社會都有貧窮的民眾。貧窮門檻是一個有用的經濟工具,可以用來統計貧困人口,並有助政府來考慮是否利用福利、失業保險去減少貧窮。對於不同情況,個別因素也會考慮,譬如是否單親,是否年老幼小,婚姻狀況等等。比較2013年報告,台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之人口比率為全球最低 (但是台灣非世界銀行成員,台灣數據來源不明) 全球低於貧窮線之人口比率排名前10名為台灣(1.5%)、馬來西亞(3.8%)、愛爾蘭(5.5%)、澳洲(6.2%)、泰國及法國(7.8%)、瑞士(7.9%)、加拿大(9.4%)、荷蘭(10.5%)及沙烏地阿拉伯(12.7%)。而查德、海地與賴比瑞亞被列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有逾八成的人口生活在赤貧的條件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