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楓+泡湯三日遊(四)2012/12/13-15
本篇是第三天旅遊記錄
一、旅遊行程
1. 社區活動:愛桃園楓石門 & 北投溫泉季
2. 第三天行程:
北投公園→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圖書館→凱達格蘭文化館→梅庭→北投溪→地熱谷→
普濟寺→少帥禪園→北投文物館→三峽老街→午餐/三峽美食→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老街→賦歸
二、旅遊記錄
1. 北投公園
老樹、拱橋、涼亭,古色古香的氛圍,有如置身在日本溫泉鄉的風情,到此一遊,
是一趟洗滌身心的自然和人文知性之旅。
2. 北投溫泉博物館
於1913年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清水紅磚牆、彩繪玻璃窗,建築外觀具英國別墅風貌,是北投溫泉發展的代表性建築,於1998年,依照原貌加以修復為北投溫泉博物館。
3.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融入北投溫泉特色,建築採木構造搭配鋼材,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
美國網站Flavorwire.com評選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
4. 凱達格蘭文化館
凱達格蘭族為臺北地區早期的平地原住民,現為廣義原住民的代名詞。
文化館於2002年落成啟用,是傳承原住民歷史、文化和藝術之要所。
5. 梅庭&遊客中心
建於1930年,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日式庭院,後來是前監察院長于右任的避暑之處,
親筆題寫梅庭,現為市定歷史建築,並設置遊客中心。
6. 普濟寺
建於1905年,為日本真言宗佛寺,供奉湯守觀音,湯守即是溫泉守護神之義。
7. 北投溪&地熱谷
北投溪發源於地熱谷,中山路底的長條橢圓的山谷爆裂窪地,之後流經北投公園,
下游部分注入磺港溪。
北投溪約有六個隴,隴即是小瀑布,浸泡在不同隴中,各有不同溫度的體驗。
地熱谷為一盆狀窪地,可能為一蒸氣爆裂口遺跡。底部有多處溫泉湧出,有硫氣味,
熱氣瀰漫。(轉載自莊文星及維基百科)
8. 北投石
1905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礦物課技師岡本要八郎在瀧乃湯附近的北投溪中發現具有
放射線的石頭。後來經由東京帝大教授神保小虎博士確定為硫酸鉛鋇放射性礦石,
並命名為北投石。(轉載自莊文星及維基百科)
9. 少帥禪園餐廳
約1920年左右遺留的日式建築,後來是張學良將軍位居北投的故居,現為集歷史、人文、
建築和美食的餐廳。此次沒有入內參觀和用餐,期待櫻花盛開季節時再來用餐。
10. 北投文物館
逛完北投公園內的各景點之後,再來參觀北投文物館,或許會有一完整的回顧和總結。
11. 三峽老街
日治時代建的房樓,加上西方巴洛克的風格和傳統閩南式的騎樓,是一充滿人文
藝術的老街。
12. 三峽美食
一提到三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金牛角麵包和清水祖師廟。
13.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外觀建築除模仿大陸客家土樓建築外,並融入了客家建築元素,如禾埕、水圳、通廊等。
14.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以臺灣陶瓷文化之典藏、展示為主,並以教育推廣和服務為導向。
後方為鶯歌陶瓷藝術園區,將陶的無限可能融於自然環境之中,讓陶博館成為
知性、感性、可遊玩的博物館。
15. 陶瓷老街
鶯歌陶瓷工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有台灣景德鎮之美稱。
據說有二百多家陶瓷商店,產品琳琅滿目,有精緻藝術品和一般生活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