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語言、與人類的遷徙
走下階梯,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拼貼而成的攝影作品。在作品的中央,有一位戴著帽子的老先生,他是為科博館這個大洋洲展廳,蒐集眾多展示品的劉其偉先生。劉其偉先生1993年時接受臺灣省美術基金會及省立美術館(國美館前身)的委託,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蒐集超過二百件當地文物,並在返台後捐贈給科博館收藏。加上劉其偉先生的兒子劉寧生先生在2000年時,重返巴布亞紐幾內亞所蒐集的四十餘件文物,也都捐贈給了科博館,才成就今天科博館能夠設立大洋洲展廳最重要的基礎。
在我們身後,幾件精美的木雕就是由劉其偉先生為博物館所帶回來,具有典型的大洋洲創作風格。包括面前櫥窗的女性祖靈雕像,以及樓梯口玻璃櫥窗裡的馬蘭干木雕、雄獸咆哮器與精靈雕像等等。接下來,我們就會在展示廳裡看見更多不同類型的大洋洲文物,以及這些文物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在走過一片像是波光粼粼的海面之後,我們站在大洋洲的地圖前面。
大洋洲是泛指南太平洋的所有島嶼,這些島嶼還可以再細分成三個不同區域,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和鄰近的小島所合稱的美拉尼西亞(Melanesia),意思是黑人島。東側稱為玻里尼西亞(Polynesia),意思是多島。在美拉尼西亞以北則是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意思是小島。從語言學和人類遺傳基因的關連性來看,大洋洲居民的語言和遺傳基因都與臺灣原住民相近。唯獨澳洲、紐幾內亞島和鄰近部分小島相當特殊,與大洋洲其他地區不同,因此成為人類學與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從人類的遺傳基因來看,澳洲與紐幾內亞島上的居民,大概在數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就已經跨越當時因為海平面較低而露出的陸地,從亞洲遷徙到本地,並且在澳洲和紐幾內亞島各自形成不同的語言,語言的起源至今則仍然是個謎。而大洋洲其他地區的居民,不論是遺傳基因或語言,都明顯與臺灣原住民相近,泛稱為南島語族。大約是在數千年前,最早的大洋洲居民從臺灣出發,跨海抵達大洋洲的各個小島,並且開始落地生根。而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北側的塞皮克河流域和海岸地區,則是兩種血緣、語言與文化交會的地區。
距今數千年前的拉皮塔文化(Lapita)則是除了澳洲洞窟壁畫之外,大洋洲地區最早出現的文化遺跡,和臺灣新北市大坌坑遺址的年代相近,文化特色也有相似之處,像是在陶器表面有以壓痕紋路做為裝飾的特色。拉皮塔文化的創作常會在規律重複的幾何圖案中呈現人或動物的形象,在夏威夷、斐濟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海岸及鄰近島嶼地區被發現。目前科博館的大洋洲展廳展示的雖然是大洋洲近代的作品,但是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出傳統拉皮塔文化的特色,我們可以仔細觀察。
前面提到大洋洲展廳展出的文物,主要來自於1993年劉其偉先生和2000年劉寧生先生從巴布亞紐幾內亞蒐集而來。這些文物雖然能夠呈現大洋洲的文化特色,但在大洋洲各個不同的區域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特色。像是大洋洲地圖牆面背景的復活節島摩艾石像,就是在大洋洲其他地方都沒有發現過的獨特創作。
參考資料:
王嵩山(2008),大洋洲的物件與文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s://max-liu.org/2014-11-13/2008/pages/001_jpg.htm
Kjellgren, Eric (2007),Oceania: Art of the Pacific Islands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下載網頁)
Skoglund, Pontus, et al.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peopling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 Nature 538.7626 (2016): 510-513.(下載網頁)
黃宣範(2009),臺灣:南島民族最可能的原鄉,台大校友雙月刊,V64 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3420
鄭嘉彥(2008),尋根之旅,跟著語言走,科學人,2008.08 https://sakb.ylib.com/article/200808.3689
斯蒂克斯(2008),追溯人類的DNA足跡,科學人,2008.08 https://sakb.ylib.com/article/200808.3687
維基百科,Lapita Cultu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pita_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