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圖周圍的十二次、十二辰、分、野
在天文圖周圍標示著:次、辰、分、野,對應著二十八宿的區分(圖十七)。其中次和辰代表了歲星(木星)移動的規律,以及後來衍伸出的太歲解釋;分、野則是傳承中國古代天文學認為天空的區域是對應地面不同地區的想法。(表一)
十二次 | 二十八宿 | 十二辰 | 十二分野 |
星紀 | 斗 | 丑 | 吳·揚州 |
牽牛 | |||
婺女 | |||
玄枵 | 婺女 | 子 | 齊·青州 |
危 | |||
危 | |||
娵訾 | 危 | 亥 | 衛·并州 |
營室 | |||
奎 | |||
降婁 | 奎 | 戌 | 魯·徐州 |
婁 | |||
胃 | |||
大梁 | 胃 | 酉 | 趙·冀州 |
昴 | |||
畢 | |||
實沈 | 畢 | 申 | 晉·益州 |
井 | |||
井 | |||
鶉首 | 井 | 未 | 秦·雍州 |
井 | |||
柳 | |||
鶉火 | 柳 | 午 | 周·三河 |
張 | |||
張 | |||
鶉尾 | 張 | 巳 | 楚·荊州 |
翼 | |||
軫 | |||
壽星 | 軫 | 辰 | 鄭·兗州 |
角 | |||
氐 | |||
大火 | 氐 | 卯 | 宋·豫州 |
房 | |||
尾 | |||
析木 | 尾 | 寅 | 燕·幽州 |
箕 | |||
斗 |
表一 十二次、十二辰、分、野、二十八宿對應
次和辰各分成12個名稱,並且分別對應著二十八宿的星區,又稱為十二次和十二辰。十二次是源自於木星(歲星)的運行週期,十二辰則是想像中對應天上歲星的地上太歲,歲星與太歲以相反方向前進,所以十二次和十二辰的順序彼此相反。
但是木星運行的週期並不是正好12年,而是11.8年。所以每隔幾年,木星的位置和十二次就會出現偏差,和太歲的對應也會出現誤差。所以後來就不再以木星的位置推算太歲,而是直接以12年當作太歲的週期,每年對應十二辰改變,也就是後來有「犯太歲星」這樣的習俗由來。
至於分、野則是代表天上星辰與地上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對應,其中「分」是以周朝時的國名來訂定,「野」則是地區的名稱。所以中國古代以天文進行占卜時,如果天空中某個區域出現天文異象,那地面上相對應的地區就可能發生狀況。
維基百科:十二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6%AC%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