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 發展孩子思考的素養,是誰在扯後腿?!


在學校教育的環境裡,思考素養的訓練絕對是我們一般學科老師上課時的重點。只是受限於班級人數太多、課程內容太多、或是每個老師自身思考素養的程度,未必能夠兼顧到訓練每一位學生、或將所有課程內容完全轉化為訓練學生思考的方式呈現,至少知識的傳授仍然能夠協助學生建立未來推理批判的基礎,多多少少對思考都會有點幫助。但是部分家長與老師對考試成績過度執著以及對思考素養的不夠瞭解,以錯誤的學習態度教導孩子,反而導致學生思考素養降低,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例如我在「探究思考」提到考試題目會「反淘汰」花比較多時間在思考過程的學生,間接鼓勵學生背題目、背公式和背答案。加上家長只看重考試成績表現,看輕孩子研究和討論的學習過程,要求孩子參加補習,把時間花在沒有意義的考題重複練習。還有部分老師在課堂上不鼓勵發問,甚至限制、制止學生發問,把學生的質疑當作挑釁而大發雷霆,都會導致學生思考素養的下降。原本應該提升孩子素養的學校教育,反而成為降低學生素養的幫兇,實在令人感慨。

所幸近年來非常多教師已經發現這樣的問題,主動思考改變之道,辦理講座研習,例如「翻轉教室」就是其中一例。雖然其中難免也些老師只是想找個偷懶的教學方式,或是能力還不足以引導學生思考的老師,但對教學現場來說至少是個提升而不是沈淪。

在教育部的新課綱裡面,自然科就有一門必修四學分的新課程叫做「探究與實作」,基本教學目標其實就是這四個思考的素養。我很認同教育部重視學生思考能力的態度,只不過在升學考試制度依舊的環境下,這門課能吸引多少老師願意投入心力,能夠吸引多少學生願意花時間學習思考,很難讓人覺得樂觀。只能說,這樣的想法和做法至少是進步的,值得稱讚。

很多人都會說,考試沒有用。但是更多人,卻只在意考試。當初起心動念想要寫這些所謂的「能力」或是「素養」,就是希望一方面釐清自己心裡面所看重的素養究竟是什麼概念,二方面也是希望影響更多人在意這些素養的重要性,特別是學生的家長。因為學校老師接觸到教育理念的機會畢竟遠大於一般家長,但家長對孩子學習(小到學校教學,大到教育制度)的影響力卻常常大得令人意外。

我認為,當我們國家有越來越多人在意這些素養的重要性時,就是我們國家整體提升的時候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