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每個人都會思考,差別就在於思考的寬度、廣度、還有邏輯性。我參考教育部「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教學目標,把探究思考分成:探究問題、思辨分析、推理批判、和建立模式這四個素養。
探究問題,就是要找出問題或是發現問題,重點在於觀察。
例如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績突然一落千丈,孩子也不肯說出真正的原因,導致父母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時候當然直接和孩子溝通是個不錯的做法,可是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溝通的問題也不少見(建議參考「溝通互動」核心素養)。這時候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作息,發現孩子可能每天晚睡,但房門上鎖也不知道他在幹嘛。再和學校老師聯絡,確認孩子在校的學習狀況,常常上課時候趴著睡覺。根據這些觀察,或許可以大致抓出問題是孩子不知道忙什麼所以晚睡,結果上課精神不好學習效果變差,導致成績下滑。
很多學生來問我問題的時候,常常指著一個題目說他不會。我第一個會問他哪裡不會?這就是在檢驗孩子是不是有找到問題在哪裡。此時孩子最常回答試看不懂題目,那我會請他拿出課本,找看看這個題目可能和課本那個章節的內容有關。然後孩子通常可以很快翻到課本相對應的章節,這就是觀察。接著我會問孩子是不是看不懂這個章節,如果看不懂,我們就要先退回「這個章節哪裡看不懂」的問題,先搞懂課本內容才能看相關的考題。下一步就是觀察考題和課本內容之間的關係來看懂題目,才有機會真正找到考題裡面的「問題」在哪裡,這就是探究問題的素養。
其實孩子一開始不懂得去翻課本,就表示他沒有觀察到自己「看不懂題目」的問題是因為課本沒看懂。如果我又直接告訴孩子這個題目應該怎麼回答,等於再跳過一次訓練他探究問題素養的機會。並不是只有學術研究的工作需要去探究問題,我們的社會同樣也存在無數問題沒有被人發現,甚至我們身邊的親人發生問題我們也都不見得能發現。雖然要解決問題很不容易,但如果連問題都沒有發現,更遑論要怎麼解決問題。所以探究問題的素養不只具有深遠的意義,就算以最現實的角度來看,探究問題對讀書考試來說都很重要,孩子至少可以藉由發現問題所在,去找線索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會總是一臉茫然地連題目都看不懂。
歸納分析,根據觀察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和假設,是一種介於觀察和推理之間的素養。前一項探究問題的素養可以讓我們發現問題所在,提供進一步觀察或收集資料的方向。根據更多的觀察與資料進行歸納與分析,並且提出假設,作為後續推理批判的基礎。
例如我們發現孩子晚睡這個現象可能會造成成績低落的結果,那我們就要聚焦在觀察可能造成孩子晚睡的所有線索,像是聽看看房間裡的聲音(講電話?鍵盤聲?翻書聲?)、氣味(零食?酒?奇怪臭味?)、光線(亮?暗?),以及相關的金錢需求或是假日行程等等。根據觀察結果,也許孩子房間裡傳來的是輕微的翻書聲,沒什麼特別的氣味,燈光通常不是很亮,也沒什麼特別金錢上的需求,假日常常跑去圖書館或書局等等。歸納所有現象的共通性似乎都和看書有關,分析孩子常常看書卻成績低落,所以可能不是看課程相關的書,於是我們會假設原因是孩子迷上了看小說,所以才會常常熬夜晚睡,導致成績低落。這個過程就是歸納分析的素養。
在科學的研究上,發現問題之後我們也會收集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想辦法找到資料裡面的規律性或關連性,思考可能相關的學科理論作為假設。再根據假設來設計實驗或問卷,收集更多特定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以利後續的推理批判。目前有一些考試題目或是課程設計也是用這種方式,提供學生一些觀測數據或觀察結果讓學生來練習歸納與分析,並訓練學生根據學科知識來提出可能的原因做為假設。
近年來由於網路資訊傳播快速,有些人會為了特定目的,故意散佈不完整的(甚至錯誤的)數據和部分的(甚至是假的)現象觀察結果,然後歸納出偏頗甚至錯誤的假設,來爭取輿論的支持。所以思辨分析的素養可以讓我們盡可能自己找到正確、完整的數據或現象觀察結果,自己進行分析和假設,才能夠避免以訛傳訛或是被人誤導。
推理批判,必須根據假設的原因,推理或批判現象和結果之間的邏輯性。
推理批判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思考能力,任何一個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和人與人之間的現象,我們都會去推理這些現象的成因,推理的基礎就在於我們對現象的觀察(探究問題)和對現象的分析與成因的假設(思辨分析),建立或是推翻現象和結果之間成因的邏輯性。這個邏輯性多半是根據更基本的自然原理和現象,或是數學的計算,或是人性。
例如孩子的房裡有翻書聲,燈光不會太亮,可能是在房間裡面看書。假日孩子會去圖書館或書局,金錢花費也沒有增加,可能是去圖書館借書或去書局站著看書。而每天都是看書看到很晚,上課卻沒有認真聽講,可能看的書不是和學校課程相關,合理的推論孩子可能是迷上看小說,被小說的情節吸引所以廢寢忘食,荒廢了功課。但是很多孩子都愛看小說,也不至於就會把功課荒廢到這個地步啊?這就是對推理過程的批判。會不會是因為孩子對學校的課程或是老師有意見,才去沈迷於小說不想在學校學習?於是思考的過程又要再從新的探究問題重新發展一遍,這就是推理批判的素養。
在學校教授的課程中,數理課程的推理批判特性很強,老師上課的過程或考試解題的過程都相當強調推理,但卻相對較少強調批判。例如我在課堂上講述一個自然現象,我會以比較基本的自然原理來進行推論,有些學生會追問這些自然原理背後更基本的成因,有些學生會以不同的自然原理來反駁我的說法,這些都是學生發展推理批判素養的很好練習。如果學生只是單純接受老師的推理過程,一方面缺少批判的能力,未來很難找出找出推理過程的缺漏或錯誤;二方面只有思考老師講解的推理過程,沒有辦法藉機把推理往外延伸,就缺乏推理能力的深度和廣度,影響推理能力的使用範圍。
我曾經在「不要被考試扭曲了學習的態度」這封信裡提到,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方式,會導致所有的推理過程都很短、很窄。學生的知識都只能運用在推理特定考題的解答上,寬度和深度都不足,學到的知識也都無法運用在更深入的推理。甚至還缺乏批判能力,不容易找到推理過程的缺漏,修正推理過程。所以我在那封信中強調,孩子練習考題要盡可能把題目的問題和課本內容作連結,才能延伸推理的過程,一方面更懂得運用課本的知識,二方面也更能夠面對新的題型。所以培養推理批判的能力,對考試成績絕對還是有幫助的。
建立模式,根據推理的過程,預測相關因素在不同條件或限制之下,可能導致的結果。如果現象和結果像是兩個獨立的小點,那推理就像是連結兩個小點之間的成因,建立模式就像是把連接兩個小點的直線(成因)繼續往外延伸。
例如藉由前面思考的過程,我們建立起「孩子出現晚睡」的現象和「考試成績低落」的結果之間,是因為存在「沈迷小說」的原因。未來我就可以根據孩子晚睡或考試成績低落來反推孩子一定又沈迷小說,或是只要孩子沈迷於小說,就會導致晚睡跟考試成績低落。但更進一步思考可以發現,孩子出現晚睡跟考試成績低落不一定是因為沈迷小說,例如孩子最近常常晚歸又愛講電話,可能是交女朋友了。所以前面我們所建立孩子行為模式,必須增加一些條件和適用範圍,才能夠比較精準地利用模型來預測結果,這就是建立模型的素養。
在數理方面的學習過程中,「公式」也許就是最明顯的一個「模式」,只要把類似的題目套公式就可以得到結果,這應該是所有學生都做過的事。但是「使用」公式和「建立」公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要建立一個公式談何容易,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數學老師或物理老師在黑板上「推導」公式,就是希望學生體會建立模式的過程和素養。
只是很多學生都會「跳過」公式推導的過程,直接把公式拿來使用。結果不僅沒有培養到建立模式的素養,甚至連探究問題、思辨分析跟推理批判的素養一併葬送掉!更慘的是,目前各種大小考試不僅少有推導公式和證明公式的題目,反而因為課程內容太多和考試題目太多,導致認真理解公式的孩子沒有太多時間練習考題或背公式,考試成績甚至會比專門背公式應付考是的孩子成績更低,形成學習成果的「反淘汰」。
面對這種狀況,我只能以過來人的身份奉勸各位家長,只背公式就算念好大學都不會有用的。在考試成績的現實壓迫之下,能夠堅持思考的孩子才會是最後的贏家。
未完待續
與思考有關的素養並不僅止於此,未來我們還會繼續討論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素養,就是從這四個思考的基本素養繼續延伸應用的重要核心素養。
祝 所有孩子都愛看小說愛閱讀
周老師
延伸閱讀:發展孩子思考的素養,是誰在扯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