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習成果是呈現學習的成果,那學習成果自然要對應到老師課程設計時規劃的學習目標。而老師針對學習目標所訂出的評量規準,當然就是學生評量自己學習成果好壞或特性的重要依據。
我修改藍偉瑩老師所試做的一門「能源政策」探究與實作課程的表現任務和評量規準,來說明學生修習這樣一門課之後,可以怎樣製作學習成果。
所謂的表現任務,簡單來說就是老師規定給學生的作業或期末報告。這些表現任務可能曾經出現在學期中某幾次上課的學習單,並在期末的綜合評量(例如期末報告)中再次出現。表現任務的內容,是根據教師規劃課程時所預設學生的學習目標(特別是能力及態度)所進行的評量設計。所以教師或學生都可以透過表現任務,觀察到自己的學習成效。
評量規準則是根據教師規劃課程時所預設學生的學習目標(特別是能力及態度),透過表現任務所呈現的實際內容,具體對應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分數高低)。有別於學習目標的文字敘述是比較一般性或比較抽象的描述,評量規準的描述就比較具體。這些評量規準除了提供老師進行評量之外,同時也可以提供給學生做為學習的指引。
由於評量規準中的評量項目,多是對應課程學習目標的細項,而整體課程通常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學習目標。以探究與實作類型的課程為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是這類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
以下是以「能源政策」探究與實作課程所設計的表現任務(修改自藍偉瑩老師版本):
- 任務名稱:台灣能源政策方案
- 任務說明:內容須包含文獻收集與分析結果,探討能源問題的各個面向與系統分析,能源政策的方案說明,以及能源政策決策的理由。
- 任務要求:
- 能呈現政策擬定所需的文獻,能針對文獻資料進行有意義的分析與整理
- 能提出能源問題相關因素,說明因素間的相互關係,並進行系統分析。
- 能說明政策內容與擬定的原因,說明政策可解決的問題。
- 能說明政策內容對於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的價值判斷。
以下是根據上述表現任務所訂出的評量規準(修改自藍偉瑩老師版本):
評量項目: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 表現優異(5分):能夠蒐集到擬定能源政策時所必要且完整的背景資訊,並能夠說明這些資料與擬定能源政策的關聯性。
- 符合期待(3分):能夠蒐集到擬定能源政策時所必要且完整的背景資訊,但對於這些資料與擬定能源政策的關聯性沒有清楚說明。
- 需要加強(1分):對於擬定能源政策所需要的背景資訊收集不夠完整,且部分資料並非必要。對於這些資料與擬定能源政策的關聯性也沒有說明。
評量項目:系統思考的完整性
- 表現優異(5分):政策擬定中對各個面向的關係與交互作用進行完整考量,並連結到最後決定的政策內容。
- 符合期待(3分):政策擬定中有進行不同面向的關係與交互作用之考量。
- 需要加強(1分):政策擬定中未就不同面向的關係與交互作用進行考量,且未能連結到最後決定的政策內容。
評量項目:系統思考的邏輯性
- 表現優異(5分):能夠具體表達政策擬定的目標,提出相符的政策,並合理說明政策內容能夠解決問題的邏輯性。
- 符合期待(3分):能夠具體表達政策擬定的目標,提出相符的政策。
- 需要加強(1分):未具體表達政策擬定的目標、提出的政策與目標不符、或政策內容與想要解決的問題之間不具邏輯性。
評量項目:立場(價值判斷)的明確與一致
- 表現優異(5分):能夠說明擬定的政策內容中,對於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立場,是均衡發展或是偏重其中一方,且政策內容確實符合這樣的價值判斷。
- 符合期待(3分):能夠說明擬定的政策內容中,對於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立場,是均衡發展或是偏重其中一方。
- 需要加強(1分):未說明擬定的政策內容中,對於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立場,是均衡發展或是偏重其中一方。或是政策內容並不符合所認定的價值判斷。
根據以上的表現任務,學生在完成表現任務之後,理論上會獲得老師在每一項評量項目所給的評語。以下我就模擬學生如何根據上述內容,撰寫學習成果的心得與反思。
在完成這學期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之後,我覺得自己對於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明顯的提升。在制定能源政策的過程中,我瞭解到要能源解決問題,就必須要先蒐集必要而且完整的背景資料,才能搞清楚問題在哪裡。然後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必須系統性的思考到每一個因素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和關聯性。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真的能夠達到目的,所以邏輯思考也相當重要。最後是我必須清楚自己的立場,也就是我對不同價值的判斷,我要很清楚自己是想要均衡發展或是偏重某一個方向,才能準確制定出我想要的政策內容,並達成我想要實現的目標。
回顧我這個學期的學習成果,我認為自己在「系統思考的邏輯性」表現得最好。還記得一開始大家練習提出政策時,很多同學提出的政策其實並不能達到想要的目標。但是我在那幾週的學習單(參閱學習成果第O頁),就已經獲得老師評為「表現優異(5分):能夠具體表達政策擬定的目標,提出相符的政策,並合理說明政策內容能夠解決問題的邏輯性。」同學也都覺得我提出的政策相當合理。所以我在期末報告中(參閱學習成果第O頁)提出更多的政策內容,同樣獲得老師給我表現優異的評價,顯示我在系統思考的邏輯性表現很好,我所規劃的政策相當合乎邏輯,卻實有可能達成政策的目標。
相對的,我認為自己表現最不好的地方,是在「立場(價值判斷)的明確與一致」。原本我認為自己的立場是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能夠均衡,但老師給我的評語是「符合期待(3分):能夠說明擬定的政策內容中,對於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立場,是均衡發展或是偏重其中一方。」老師和同學都說我雖然認為自己的立場是均衡發展,但其實我的政策比較偏向環境永續而不利於經濟發展(參閱學習成果第O頁)。我認為問題可能出在我自己對於環境永續和經濟發展的評價與別人不同,所以我自以為制定的政策是均衡發展,但如果用簡單的數據量化之後來比較,我提出的政策確實比較偏向環境永續。
我希望未來在面對社會或個人的問題時,我都能秉持這學期探究與實作所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擬定出合適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對於價值不同的判斷,我需要提升估算的能力來做為思考的依據,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我立場所需要的解決方案。
以上心得與反思的內容,可以明顯看得出來,大部分是使用評量項目和評量規準中的文字,再搭配部分學生自己的實際狀況及想法所寫成,並在學習心得與反思後面附上部分週次的學習單與期末報告,就可以是一份完整的課程學習成果。
後記:
課程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何利用表現任務評量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以及怎樣訂出合適的評量規準來對應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是我們老師要努力學習的方向。如果我們自己不能明確訂出這些內容,其實學生很難靠自己寫出明確的學習心得與反思。
過去老師常常將期末報告的評分標準定成:(書面報告)文字通順20%、(口頭報告)表達清楚30%、報告內容30%、電腦簡報20%等等。看似合理的評分標準,但其實大部分評分項目都不是這一門課的學習目標,像是文字和口語的表達能力或電腦簡報的製作。而最能夠看出一學期學習成效的報告內容,卻沒有辦法細分報告內容究竟哪裡好?哪裡不好?所以這不是一種合適的評分規準。
以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課程為例,領綱所訂的學習目標相當明確,所以評量項目也相對容易訂定,例如:
- 發現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符合現象觀察的結果
- 提出假設:假設是否符合科學原理、假設與現象觀察結果之間的推理是否符合邏輯、假設是否適合進行驗證
- 規劃研究:研究設計是否可以驗證假設、研究操作與數據收集方法是否合理
- 論證建模:數據分析是否合理、論證過程是否合理且完整
- 表達分享:能否清楚呈現過程與結果、能否理解其他人的表達分享
然後老師再根據這些學習目標,針對學生不同的表現訂出評量規準,並給予學生評量。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根據老師的評量結果,寫出自己的學習心得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