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師、學生和家長都很焦慮,急切地想知道大學校系究竟希望看到什麼樣的學習歷程檔案。精彩的報告?完美的作品?競賽成績?檢定證照?對,這些都要看。那這些檔案每一項可以加幾分呢?要趕快開始軍備競賽了嗎?不,其實分數不會以「論斤秤兩」的方式來計算,大學校系想要看到的內容,是這些檔案背後所顯示出學生更重要的學習興趣、能力、甚至人格特質。但是,這些真的能看得出來嗎?可以,只要我們好好地準備。
其實我也像大家一樣好奇,大學校系究竟想要怎樣來「看」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雖然我知道學習歷程檔案是為了呈現學生的學習特色,展現學生不同的特質所設計。但我就是沒辦法想像學習特色和學生特質究竟要怎樣打分數評比。所以在我幾次努力拜託之下,終於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參與了一次大學招生專業化的研習活動,看見大學校系在建立評分尺規的過程。
原本我以為,大學校系會根據他們所要求的資料,三件學習成果,十件多元表現,每一件打分數,最後加權平均算出總分,結果完全不是這樣!
目前大學招生專業化的評分尺規,已經從過去「資料導向」的評分方式,轉換為「能力導向」。例如大學校系需要找出具備「溝通表達能力」的學生,除了採計語文領域的修課記錄和學測成績之外,每一份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的文字表達能力就會是這一項分數的參考依據。所以學生所繳交的學習歷程檔案之中,任何能夠佐證學生具備溝通表達能力的元素都會被挑出來,當作評分依據。換句話說,學生如何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自己的能力或特質,將成為大學選才的重要關鍵。
(相關內容請參閱「2021.1.10「大學招生專業化思考與行動」研習活動」和「大學校系「選才」的意義-我看大學招生專業化」)
既然如此,我是不是應該針對大學校系看重的能力來準備呢?其實每一所大學校系所看重的能力差別不大,像是溝通表達、解決問題、規劃執行、團隊合作、社會關懷及參與等等。不論是學校、補習班、老師或家長,誰能夠刻意讓學生具備這些能力並用來申請大學,那我們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但如果想要利用學習歷程檔案來美化包裝、作假偽裝學生具有這些能力,恐怕並不簡單。更何況大學校系都知道利用口試來辨識學生書面資料的真實性,作假穿幫的可能性遠大於成功的機會。
但是如果學生老老實實地準備學習歷程檔案,大學校系就能夠看出他們想要看到的內容嗎?我認為除非我們好好指導學生表達的方法,否則以目前的教育現場,學生並不擅長利用資料來呈現出自己的能力和特質,進行自我推銷。
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說,擔任過班長的幹部記錄,能不能夠代表學生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證據之一呢?很難說。但是如果學生能夠在多元表現中加入一篇自己擔任班長期間,帶領班上同學規劃校慶園遊會的過程記錄,從開始整合大家不同意見,到把構想轉化為實際可行的計畫,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大家共同討論解決方法的經歷,同學分工合作以及最後完成的成果都一一呈現。這樣一份報告的內容,將遠比幹部記錄能夠呈現的更多也更有意義。
很多人覺得準備這種「文書記錄」很浪費時間,也很沒有意義,其實不然。當我們經歷過一段艱難的任務之後,如果能夠回頭重新省視整個過程,看看哪些地方出現問題,我是怎麼解決的;哪裡我做得好,下次可以參考;哪裡我做得不好,下次可以怎樣改進。這種後設與反思的過程,其實是學習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歷程,可以大幅度加速我們的成長,減少一再摸索和嘗試錯誤所耗費的時間。
只不過,這件事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不簡單,要教學生當然就更有難度。特別是眼前的高中生從小到大都沒有這種「反思」的經驗或練習,甚至連教他的老師或家長都沒有太多經驗,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
對,我也沒有經驗!
不過在研習活動當天,我正好和勤益科大的林家禎教授以及藍偉瑩老師先後談到這個問題,他們都提供給我很不錯的思考方向,可以用在未來指導學生怎樣「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我會再找時間好好消化一下整理出來。
我認為現階段的高中學生,可以先試著把一件作品、一份報告、一份參加營隊的記錄、或是主辦一場活動的經過,好好把「過程」先記錄下來,取代毫無意義的研習證明或參加證明,就是很大的進步,也有助於大學校系「看見」學生的特質。
相對的,大學校系也正在把設計完成的評分尺規,轉化為招生簡章或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指引,讓學生在準備資料時有依循的方向。相信我們這樣的努力,一定可以讓孩子獨特的能力和特質漸漸被看見,讓大學校系選到合適的學生,也讓學生進入合適的大學校系與未來的人生方向。
我們雖然有點遺憾自己小時候大人沒這樣教過我們,但至少我們有機會這樣教下一代的孩子們,好像也就不那麼遺憾了。如果各位家中有國小或國中的孩子,請不要認為等高中再去搞懂新課綱就好。很多能力如果能從小培養,長大可是很有用很有用的!
(以上想法源自於2021.1.10「大學招生專業化思考與行動」研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