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系「選才」的意義-我看大學招生專業化


以前,對大學校系來說,聯考分數高的就是好學生,會優先錄取;對學生來說,去年錄取分數高的就是好大學校系,志願填前面。今天,「好」學生的定義和標準已經變得多元,每個校系所需要的學生特質也不盡相同,而每一位學生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校系也不一樣。所以大學校系該如何選才,高中學生又應該如何選擇大學校系,早已經不是我們這群考過聯考的老古板想得那麼簡單了。

(資料來源:藍偉瑩老師)

今天的大學校系選才,不只可以比較學生在某些特定學科的考試成績,還可以透過學習歷程檔案觀察學生的興趣、特長、人格特質、或是砍是看不出來的「能力」時,大學校系該如何設定選才的標準和條件,才能選擇到「合適」的學生,已經成為眼前最重要的任務,這也是近幾年各大學積極參與招生專業化工作的緣由。

舉例來說,社工系如果想要培養出願意真誠關懷他人的社會工作者,就會想要挑選積極參與社會公眾事務,擅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且具有關懷他人態度的學生。透過學習歷程檔案,大學校系可以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關注社會相關議題,觀察學生的多元表現是否有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紀錄,並且撰寫參與活動的心得與記錄,可以顯示出學生對社會與人群的關懷。

如果大學校系能夠錄取具備合適特質的學生,學生就讀與學習的意願自然就會高,學習表現也會提高。甚至當學生結束學業進入社會之後,也會因為人格特質相符,能夠在職場上積極任事並持續學習。長久下來,這所大學校系的學生、教授、與職場雇主對彼此的滿意度都會提高,將更有助於校系的提升。

所以大學校系訂了哪些指標,收到什麼樣特質的學生,這些學生的特質和入學之後的表現呈現怎樣的關係,則是大學校系在進行招生專業化的變革之後,應該進一步啟動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 IR)的重點項目。透過研究與分析之後的結果,才能夠把招收學生的指標進行調整,達成更適當的招生效果。

但如果大學校系「偷懶」,或維持著過去死板的印象只在乎學生「考試成績」。這所校系不僅無法收到有熱情、有興趣的學生,學生念了之後發現不符合自己的個性,輕則打混摸魚,重則退學或轉系。即使學生勉強畢業,未來也不會有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熱情,最後導致大學校系的名聲下滑,形成大家都輸的局面。

所以,在我參與過大學招生專業化的會議之後,發現各個校系努力訂出自己需要的學生能力與特質,並且盡可能從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中找出可以佐證學生能力與特質的證據。這樣辛苦的背後,不僅僅只是為了大學選才而努力,很大程度也是在為學生找到最合適的發展方向。我覺得在做這些事的人,真的好偉大。

相對的,如果學生不懂得將自己的特質與能力呈現在學習歷程檔案之中,即使各大學校系努力訂出尺規和指標,所有教授認真審查,還是很難判斷資料背後的學生究竟是什麼模樣,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接下來我想從學生的角度來提醒同學,該如何準備學習歷程檔案,才能讓自己的能力和特質被看見,走向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相關內容請參閱「學習歷程檔案,大學怎麼看?高中生怎麼準備?」)

(以上想法源自於2021.1.10「大學招生專業化思考與行動」研習活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