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怎麼讀?課文的三種基本類型


課本該怎麼讀?閱讀該怎麼教?是最近這二年持續在思考的問題。在參加完深獲好評的憶婷老師閱讀課之後,獲得很多啟發。最重要的收穫就是,根據課本內容的形態與架構做分類,讓學生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對應不同的閱讀理解思考,掌握課文內的重要元素與脈絡,會是一個容易上手而且適合遷移的閱讀能力教學方式。

打從一開始參與科學閱讀的推動,我就是以課本當作目標在研究該怎麼教學生「怎麼讀課本」。透過一些閱讀技巧的串聯,確實可以讓學生在讀課本的時候達到不錯的閱讀理解效果。但是課文的形態不只一種,我設計的閱讀方法無法直接套用在其他章節,不同內容、形態或架構的課文,這對學生進行學習遷移來說會造成困難。如果未來進一步要培養學生可以自己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來閱讀不同的課文,我的教學還缺少關鍵的環節。

我認為閱讀教學的兩個關鍵環節是:可以組合運用的各種閱讀技巧,以及找出不同類型課文的基本架構。如此一來,哪一類的文章套用哪些閱讀技巧的組合使用,讓學生可以大致理解文章想要傳達的概念,就是我想要達到的閱讀教學目標。哪些有效的閱讀技巧適合拿來組合運用,已經有相當多研究著作與書籍的出版,不需要我多做贅述。但如何找出不同類型課文或一般文章的基本架構,目前比較少看到這方面的研究或著述。

基於過去一年都在進行自然領域和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設計與共同備課,我們幾位老師發現任何議題的探討,都不會脫離「論證」的架構。所謂論證的架構,簡單來說就是我根據現象的觀察,先有「假說」或「觀點」來解釋這些現象;然後我提出各種「證據」,可以支持我的假說與觀點;並且根據邏輯推理或基礎學理,針對證據進行討論與推理,也就是「論證」,證明我的假說或觀點是正確的。這種論證的文章架構,常見於各種自然或社會領域的文章或報導中。

我認為大部分比較難讀懂的課文,都是以論證的架構來寫成。不是因為論證的架構比較困難,而是因為論證的過程所需要用到的元素(觀點、證據、論證)常會因為作者的風格不同,而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對於沒有學過論證的學生來說,沒有先把這些重要元素找出來,就沒有辦法掌握論證的思考過程,很容易被課本翻來覆去的文字搞得頭昏眼花,抓不到課文想要傳達的重點。

但是,課文的類型不是只有「論證」這一種類型。

前陣子很意外被失聯將近20年的學妹加臉書好友,得知他正在推動課本閱讀的教學,還有幾場教學觀摩,我立刻就報名參加,並且從他的教學方式中獲得不少啟發。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發現就是,可以將文章架構進行簡單分類,以及搭配基本的閱讀技巧來入門,大大降低學生跨入閱讀領域的門檻,也大大提升學生未來將閱讀能力遷移的可行性。

    首先,我把課文(特別是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分成三種基本類型

  1. 只是在說明事件、現象的特徵,有時候會進一步根據特徵進行分類或歸納,不包含因果關係的解釋。
  2. 說明事件或現象的因果關係,包括成因、背景,以及後續造成的影響,內容中包含因果關係的解釋。
  3. 以論證形式來特別說明一項觀點或假說。

根據何老師的教學示範,他先以「標題預測」做為閱讀活動的起點。標題預測的目的在於將課文的類型預作分類,事先準備好接下來要從課文中找到的元素,預先建立閱讀目標,並且從標題掌握課文大意。

若是以相同的學習目標做為課程設計,我會以「標題預測」和「文章略讀」來當作起點。考量的理由是很多課文的標題下得不好,也沒有什麼理由要堅持只看標題。加上要分辨文章的類型還是必須大略看過文章內容才好分辨,但要提醒學生什麼是「略讀」,未來我會再設計一些活動來讓學生練習。預設這個階段要完成的目標是:

  1. 找出這篇文章主要想解釋的目標(也許可以用問句呈現);
  2. 判斷這篇文章屬於上述三種類型的哪一種;
  3. 未來我會針對自然領域的跨科概念,把三種文章類型的大類再細分為七種左右的細類,讓同學判斷。

在何老師根據標題預測所做的文章分類中,為了讓同學未來可以自己判斷,我建議是把大類的分類的基準簡化,目前的分類稍微有點複雜。細類的分類則是建議要根據不同學科的學科本質,因為不同學科有各自想要呈現的內容與呈現方式,可以加入更多細節,有助於閱讀理解。例如自然領域有「跨科概念」,這些跨科概念部分也可以對應到不同領域的學科,藍偉瑩老師稱為「大概念」。為了呈現不同概念的課文會有不同呈現方式,所以我建議用跨科概念來把自然領域的課文類型做進一步細分,才好掌握學科的重要概念。(請參閱「課本怎麼讀?從自然領域的跨科概念出發」一文)

    在確定文章類型之後,要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元素,包括:

  1. 說明事件或現象特徵的文章類型
    • 課文提到的特徵有哪些;
    • 進行分類或歸納的特徵是什麼;
  2. 說明事件因果關係的文章類型
    • 把「因」和「果」分別找出來;
    • 找出「因」和「果」之間的推論;
  3. 論證模式的文章類型
    • 文章要說明的「觀點」是什麼;
    • 哪些是文章中所提到的「證據」;
    • 哪些是根據證據所進行的「推論」。

學生要找出這些元素,必須要先對文章類型有點概念。所以一開始先以簡單的三種基本類型對學生說明,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未來再搭配實際閱讀課文,可以讓學生逐漸熟悉文章類型。同時也根據學科的特性,逐步把文章類型進一步細分,並找出更多不同的重要元素。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能夠在未來掌握比較複雜的文章類型與學科概念。

掌握文章中組成元素的方式,可以運用何老師在教學演示中所運用的「總說、分說」、「標點符號」與「邏輯字詞」,在課文上進行標記,將文章中重要的組成元素進行標記與整理。

何老師讓學生掌握文章中「總說、分說」概念的作法,我認為可以對應到不同文章類型中的元素。像是:

  1. 說明事件或現象特徵的文章類型
    • 某個現象有三個特徵(總說),這三個特徵分別是(分說);
    • 某類事物可以根據某項特徵進行分類(總說),共分成二類(分說);
  2. 說明事件因果關係的文章類型
    • 造成某個現象的原因有四個(總說),這四個原因分別是(分說);
    • 某個現象會造成的影響有五個(總說),這五個影響分別是(分說);
  3. 論證模式的文章類型
    • 支持這個觀點的證據有三個(總說),這三個證據分別是(分說);
    • 這個證據支持這個觀點的理由有二個(總說),這二個理由分別是(分說)。

而標點符號和邏輯字詞在高中階段可能只需要在學期初做一次說明與提示,後續等遇到閱讀困難或發生錯誤時再提出來討論就可以。但在國小或國中階段,可能會需要多一點練習。

在完成閱讀課文前的準備階段之後,實際進行閱讀時,重點將會是因果關係的推論與論證。除了邏輯推理之外,還需要不同學科的基礎理論來支持。雖然不同學生的學科基礎不同,但如果學生能夠先掌握住課文的脈絡與架構,對於學科知識的理解就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目前我正在針對高中地球科學的課文,搭配自然領綱的跨科概念,將課文的類型與閱讀指引進行整理,會運用在下學期地球科學的課程設計上。完成之後再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不吝批評指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