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了!」3.探究與實作課程學生學習成果分享


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成果是各大學採計學習歷程檔案時的重要項目,所以老師該如何指導學生製作學習成果,也是我們關心的事。我是用科展的報告格式,但與科展精神不同的地方在於,探究與實作不求有新的或突破性的發現,反而是以實作來驗證課本學過的理論居多。以下分享我對學生期末報告與學習成果的要求與規定,以及學生實際的作品與成果(均已獲得學生同意分享)。

一、我要求每位同學要完成一份自己的期末報告。
學期中的課程進行期間,學生是每4人一組,每週學習單雖然同組的同學內容多半相近,但我就會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各自繳交。期末時,同一組的期末報告主題原則上相同,我允許每位組員分工查詢觀測數據(相當於實驗結果)之後共用,這樣每組至少會有4筆數據可以進行分析。
同一組的組員可以共同討論報告的內容,但除了研究數據和統計圖表可以全組共用,其他文字部分都必須自己寫。因為即使結論相同,每個人的表達方式還是會不同。組員的報告內容如果是彼此複製、貼上,就會被我退回。
於是每一組同學之間的分數差距有時候會很大,有些比較認真的同學還會自己多量測好幾筆數據,但不一定會分享給其他組員。

二、期末報告不要求電腦簡報和紙本海報。
期末報告著重在科學的表達、分享與回饋。所以我會讓學生直接用現成的電腦簡報表格範本,把研究的相關資訊填入,研究結果圖表直接複製貼上,就可以上台發表。
因為沒有時間教學生電腦簡報該怎麼製作、海報該怎麼製作,加上學習成果也用不到,所以盡可能把時間精力放在口語表達和書面報告的製作。

三、期末報告附加教師評閱記錄。
我規定學生期末報告必須以PDF檔案格式繳交,批閱後我會將我的批閱記錄附加在學生期末報告的PDF檔案中,並且加以加密保全,學生無法擅自修改。
因為是批閱電子檔,老師的評語可以用打字的比較方便。不過我上下學期總共教10個班,300多份期末報告,所以我大部分是用罐頭評語的組合方式,有特殊狀況的報告再另外打字。

四、期末報告和心得分開繳交。
期末報告是學期結束前每人都必須要繳交的作業。但學習心得並不列入評分,只是同學想要上傳學習成果的話,我會建議他們額外寫一份學習心得。

五、學習成果的類型。
我建議學生上傳成果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期末報告+學習心得。最省力、有效的呈現方式。但因為期末報告的PDF檔會被我保全,學生無法自行附加心得進去,所以我會要求學生心得與期末報告一併繳交。
2.期末報告+學習心得+日常上課的學習單與心得。效果最好但最累的製作方式,受限於期末學生又要準備期末考又要準備各科學習成果,學生通常沒時間這樣做。希望未來學校期末能給多一點時間,讓學生期末考後可以有充裕時間製作。
3.期末報告。寫不出心得(或不想寫)也沒辦法勉強,只上傳期末報告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期末報告必須包含老師評閱記錄,一方面老師比較能確定這是老師批改過的版本,二方面將來也可以讓教授看到授課教師的評語。
4.學習心得。很少有同學不交期末報告只交心得當學習成果,但如果有這樣的學生我也會同意。

六、學習成果示例。
以下是本學期同學製作的學習成果(已徵得製作同學同意公開分享)。

七、我的反思(寫在2020.11.19中區聯合諮輔會議的分享之後)。
昨天在中區聯合諮輔會議上,第一次分享學生在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的學習成果。其實我的學生大多能夠在整學期的學習之後完成一份略具雛形的小科展報告,但這只是學習成果的一部份。

完成這份報告裡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學生把規劃實驗的理論(變因設定)轉化到實際數據收集時的突破,以及用文字把實驗數據進行論證的思考。我是唯一一位現場看著他們從不會到會的人,感受也最深。

可是,幾乎沒有學生能夠在學習成果裡,有能力清楚描寫他們自己的成長。不是他們太差,而是他們從來沒有做過這種事,也沒有人教導過這種事。所有老師都「叫」他們要寫反思,卻很少有老師一步一步「教」他們如何反思,我也沒有。

其實不論自然、社會探究與實作或任何學習歷程檔案,文字的表達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背後的思考能力,都是重中之重。我認為跨領域和國文老師合作開設這樣的思考與寫作課程,會是大部分學生都需要的。

希望老師現階段不要再只是批評學生不認真,頻頻退回學習成果審查。我曾經看過學生寫得很好的報告被任課老師批評得一文不值,我還拜託該班導師去安慰一下學生。

目前我正在自己練習寫學習成果,寫反思。未來想找其他老師合作,寫個指導學生撰寫學習歷程檔案(特別是反思)的指引與範例,甚至是規劃一個課程,希望能夠更貼近學生學習的需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