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看書、上課、做筆記的竅門


親愛的爸媽,

雖然讀書上課只是學習的一部份,但卻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現在我先從「表面上」的學習方法-看書、上課、做筆記講起,未來我會再深入分析這些學習方法背後的更深層價值和意義。以下我是以自己任教的科目-地球科學為例,內容應該近似於其他自然學科,但與社會、人文和藝術類的科目可能差異比較大,這部分我會盡可能在未來做補充。

看書-閱讀
我認為讀書的第一件事在閱讀,而且要在老師上課之前就閱讀,最好閱讀課本而不是講義的重點整理。強調要念課本而非講義或重點整理,是因為課本比較有完整的論述,閱讀過程中可以得到比較多的思考線索,有助於推理並建立知識的架構。講義的重點整理內容比較精簡,容易淪為記憶層次的學習,而缺少思考與推理的過程。

課前的閱讀有助於事先掌握重點,並發現不容易理解的關鍵處,在上課時迅速利用老師的講解深入思考,或是迅速反應提出問題。課後的閱讀則有助於統整課本內容與老師的講解,重新思考知識的架構與推理過程,並且加深印象,增加長期記憶的效果。

在求學期間,我們閱讀、理解過課本的內容之後,還有老師會上課和回答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理解知識的內容。可是在我們離開校園之後,小到家電用品的說明書,大到書籍、報告與文獻資料,都只能倚靠我們自己來閱讀和理解。因此,靠閱讀來理解文字的能力,也是學習過程的重點。

上課-聽講與發問
聽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應該是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但是上課過程中絕對不可能只有聽講,發問或討論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我常常看到學生為了下一節要考試或繳交作業,犧牲這一節上課聽講的時間。我猜學生抱定的是考試前再自己看書就可以,不會的地方還可以來問老師。先不論自己看書和聽老師講解所需要花的時間多寡不同,老師講解時會有很多教科書上沒有的內容,錯過了根本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如果要拿上課時間來做其他事,除非是放棄這個科目,或是老師的上課很爛沒內容,否則絕對是得不償失的虧本買賣。

一般老師上課的內容是在解釋課本中比較難以理解的環節,並且深入解釋自然現象背後的成因。好老師還會試著串連孩子過去學過的科學原理,刺激學生思考原理與現象之間的關連性,並協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同時老師也會分享這些知識可以如何應用與發展,有助於學生理解學習內容未來可能的延伸方向。

在聽講老師上課的過程中,只要牽涉到思考和推理的問題,特別是自然科學這一類的科目,學生不應該照單全收,只是把老師講的東西記下來而已。因為推理的過程有個邏輯性思考,也就是許多「因為、所以、因為、所以」之間的串連。這個串連要聽懂也許不難,但是要同學自己推導一次時,就非常容易「斷鍊」,卡在某個環節無法繼續。導致學生常常記了很多零碎的環節,卻無法利用這些知識的環節去串連解釋沒看過的現象或問題。

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發問,我常常問老師這個「因為」是怎麼推論出這個「所以」來的?或者我認為這個「因為」明明應該導致不同的「所以」,究竟我的推論是哪裡不對?在這樣的發問過程中,可以讓我對每個「因為、所以」之間的連結更熟悉,也可以釐清我在推論過程中錯誤的連結或是沒考慮到的因素。這讓我在未來不只可以利用這些「因為、所以」來解決課本上的問題,還能夠繼續往外延伸到解決沒看過的問題上面。

若是孩子在課堂上沒有發問,通常都不是意味他已經完全理解,通常意味他不在乎老師講了什麼、或是他用記憶的方式記下老師講的話、或是他根本睡著了。否則上課沒有問題絕對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未來我會針對「如何發問」這件事再深入來討論。

做筆記
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的兩件事,一是老師上課講的東西有些很重要但課本上卻沒有的,二是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很多,不可能每一句話聽過懂了之後,還一定記得住。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筆記這種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老實說,要在老師一邊上課的期間,一邊理解老師講課的內容,並同時把重點筆記下來,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如果能搭配課前預習的功夫,就能迅速找到老師講解的內容在課本的位置,跳過課本已經有些的內容,記下課本沒有而且重要的內容。筆記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在於,這些額外的重要資訊我們不可能每一項都記得,如果能夠透過筆記留下半點蛛絲馬跡,未來即使忘記這些內容,還能透過筆記回想起來。

我的筆記通常記下來的東西都是東一句西一句散亂的內容,很沒有組織也不容易看懂。我需要在下課之後,重新把課本內容和老師講過的內容重新讀過一遍,再把筆記有組織地整理出來。這種事在我大學以後幾乎每一堂課都會做到,但是現在很多高中生卻都不做筆記。理由或許跟每一科老師大多會幫學生購買講義,或是教科書會附贈講義,甚至還有認真的老師會幫學生整理講義。而且這些講義確實都是把課本重點架構整理得很好,但是少了「整理」的這個過程,講義的意義其實是遠不如筆記的。

附帶一題的是在我求學過程中,班上筆記做得比較好的幾位同學,雖然筆記很受大家歡迎,但是這幾位同學的成績往往不是班上最好的。我發現他們有時候為了記筆記,反而沒有仔細思考老師當下講解的內容,導致下課之後雖然有筆記,卻不見得能夠深入理解筆記的內容,甚至是知識背後的意涵。所以我上課都還是抱持著認真聽、簡單記、下課後立刻整理筆記的方式在學習。如果真的怕來不及記下來,錄音或拍照(老師的板書)或許是個變通的辦法。

祝 你的孩子遇到鼓勵發問的好老師
周老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