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爸媽,
高中和國中的課程內容,最大差別應該就是高中課程的難度和份量都明顯增加,所以在學習方式上面要有相對應的改變,而不是「多花時間」就可以得到好的學習效果和成績。我認為課前預習、上課筆記和課後複習還是最基本的方法,雖然這些方法都是老生常談,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其實沒幾個。我會盡量解釋這些讀書方法的意義,希望能夠幫助爸爸媽媽說服孩子改變學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
在老師上課之前,事先閱讀老師要上的內容,找到自己看不懂或是感興趣的段落。這是我們從小到大最常忽略的學習步驟,因為國小或國中的課程還算簡單,就算老師上課時孩子才第一次看到課程內容,要聽懂都不困難。但是進入高中之後,課程難度大幅增加,很多課程內容沒辦法第一次就聽得懂,所以需要課前預習的準備。
不少孩子上了高中之後,開始補習的人數變多,很多都是因為上課的時候聽不懂,到補習班就聽懂了。這不見得是因為補習班老師比較會教,很多是因為學校已經學過一次當作預習,到補習班當然比較容易聽得懂。但是去補習班又耗時間又花錢,還不如自己在家預習。
課前預習這件事會在未來大學、研究所的學習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因為未來的學習內容一定會更深更廣,如果能夠盡早養成課前預習的讀書習慣,將來一定是受用無窮的。
上課筆記
上課筆記的重點不是要一五一十紀錄老師講過的話,而是老師上課時對課本內容的詮釋和延伸。以自然科學的課程為例,很多自然現象課本都沒有完整解釋背後的原因,但是老師上課的時候多半會補充講解。這部分內容如果不筆記下來,未來就算重念課本也看不懂。加上高中課程又多又難,聽過要靠腦袋直接理解就很困難,理解過後還要能夠「記得」那就更不容易了。
上課筆記如果可以搭配課前預習,還能夠事半功倍。因為課前預習的時候,可以知道課本內容有哪些,以及哪些看不懂的地方。等老師上課,孩子就可以知道老師講的哪些內容是課本沒有的,需要筆記下來。當老師解釋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趕快筆記。
總而言之,上課筆記的目的,是在盡可能留下線索,讓自己在未來重新看課本的時候能夠看得懂的線索。
課後複習
國中以前的考試範圍和內容都比較少,很多孩子只要考試前念一念就可以應付。可是高中的考試範圍和內容增加很多,孩子如果沒辦法在學習過程中留下多一點記憶,留下長期記憶的話,不只是考試前來不及準備,好不容易學會的東西還會忘記,非常可惜。
課後複習是上完課之後,趁著當天記憶猶新,立刻把課程內容和筆記重新看一遍,思考一遍,深化記憶的內容,這種記憶會是長期的記憶,最不容易忘記。
很多孩子習慣考試前才唸書,一方面老師上課的內容已經沒有記憶,二方面短時間勉強記下來的內容很快又會忘記。結果每次考試又得重新念一次,念得很辛苦可是卻徒勞無功。
這三個學習方法是每個孩子都知道,卻也是最少人做得到的方法。原因是沒考試的時候預習、複習也看不出效果。有考試的時候念書就有分數,不念就沒有分數。導致大部分孩子的讀書習慣是和考試連結的,結果國中成績不錯高中卻一落千丈。這不是因為孩子不認真,而是因為高中課程變多變難,如果不改變學習的方式,就會有很大的機會不適應。
但是這三個只是「基本」的學習方法,還有很多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還有學習環境的配合等等,未來我還會繼續談這個話題。
祝 每個孩子都可以輕輕鬆鬆學得好
周老師